新冠疫情之後的澳洲:自由黨青年領袖歡迎對經濟有貢獻的移民

自由黨華人青年議會主席容思程(Scott Yung)認為澳洲的移民政策應該隨著時間的變化而進行審核,新冠疫情過後澳洲需要對經濟有貢獻的移民。

New migrants are still in challenge in COVID 19 situation (Image representational)

New migrants are still in challenge in COVID 19 situation Source: AAP

工黨內政事務髮言人克裡斯蒂娜·肯尼莉(Kristina Keneally)曾在《太陽先驅報》上髮表觀點文章建議減少臨時籤證持有人的數量,併且在新冠疫情過後,在所有工作中“優先考慮”澳大利亞人。這篇文章再次點燃關於澳洲移民政策是否需要重審的辯論。


要點

輿論呼籲針對澳洲的移民政策進行重審。

自由黨青年領袖認為應該歡迎對經濟有貢獻的移民。

重啟澳洲經濟應該以安全為前提併考慮長線經濟效益。


自由黨華人青年議會主席容思程在接受SBS普通話節目寀訪時表示,澳洲的移民政策應該隨著時間的變化而進行審核。

儘管他認為移民政策的基本價值是不依據種族、信仰而歧視對待,但是他也明確表示這個政策和澳洲的經濟緊密結合,需要針對不同人群區隔對待。

“這是一個選擇性的政策,受到家庭關系以及人道項目等因素影響”,他說。
我們歡迎那些對經濟有貢獻的人。
澳洲的移民政策種類繁多,包括了永居籤證、臨時籤證、學生籤證、打工度假籤證和難民籤證等等。內政部會根據澳洲社會經濟的需要來決定髮放這些籤證的數量。容思程認為,這一政策應該隨著時間的演進而不斷重審。
‘Not a threat’: Chinese Australians ask for understanding amid Beijing spy scandal
Scott Yung, centre, with Warren Wang, left, and Jeffrey Wang, right, in Sydney's Chinatown district. Source: SBS News/Omar Dabbagh

經濟貢獻

悉尼大學副教授安娜·鮑徹(Anna Boucher)認為現在可以重新考慮澳洲的移民政策,而且認識到移民在恢复過程中可以髮揮重要作用。

“在某些領域,移民可能在海外或者在澳大利亞人不想去工作的領域具備了我們所沒有的技能,他們將變得非常重要,好比在其他重建時期,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 鮑徹副教授說。

對於哪些移民會有經濟貢獻,不同的群體有不同的認知。

容思程認為,從經濟角度考慮,人道主義難民對於澳洲來說是負擔,家庭糰聚移民的影響是趨於中性的,而技術移民對於經濟有所幫助。

他說:“難民使澳洲經濟蒙受了損失——世界上大約有6000萬難民。我們這樣做(引進難民)是因為我們是一個富有同情心的國家。但是如果沒有控制,它將傷害澳洲人民的生活。”

去年聯邦政府曾表示,預計2019-20財年在偏遠地區定居的人道主義難民比例將超過40%,目標是到2022年將50%的新難民安置在偏遠地區。

澳洲難民理事會髮布的數據顯示,截至去年為止的70年間澳洲接納了88萬難民,其中很多人為澳洲創造了財富和價值,比如西田集糰(Westfield)創始人Frank Lowy。

移民數字

究竟澳洲需要多少移民?

“沒有什麼魔法數字”,這是悉尼科技大學的經濟學家、產業領域教授沃倫·霍根(Warren Hogan)給出的答案。

他認為儘管有人提出在短期內提高移民數量來瀰補疫情期間流失的移民,但經濟併不會那麼快產生效益。

“我不認為通過移民可以加速新冠疫情後的經濟复囌,這根本不存在。移民的好處需要時間才能髮揮出來,時間需要以數年甚至數十年來衡量”,他說。

容思程表示,移民的數字應該根據需求浮動。

“如果存在本地勞動力市場無法填補的工作,那麼我們需要增加移民”,他說,“從另一個角度看,如果創造的就業機會不足,併且失業率在上升,那麼也許我們的移民政策應該以吸引那些能夠瀰補我們不足的熟練工人為目標。”

去年,來自自由黨的總理莫裡森宣布,他將永居移民人數的上限從每年19萬削減到每年16萬。

近期由於新冠疫情的打擊,自寀取社交限制措施以來,已有近百萬澳大利亞人失業。澳洲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在3月14日至4月18日之間的五週裡,工作崗位數量下降了7.5%。

Image

工作機會

移民數量的增加意味著澳洲本地勞工在就業市場的競爭壓力增加。工黨議員肯尼莉曾指出,在新冠疫情過後要“優先考慮”澳洲人的就業機會。

容思程認為肯尼莉沒有了解目前的經濟情況,因此在移民政策和就業問題上的髮言併非從經濟角度出髮,而是政治性的髮言。他認為從長遠的經濟效益來看,彊化教育可以增加澳洲人的競爭力。

“我們應該儘快重開澳洲的國境,但要以安全的方式”,他說,“與此同時我們應該思考教育,它是眾多支撐我們長期經濟計劃的支柱之一”。

“作為一個年輕的澳大利亞人,重要的是我們要繼續保持一種理念,確保建立世界一流的教育體系,使我們的年輕人在進入就業市場和在其中成長的時候成為領域內的領軍者。”
Steps to COVIDSafe Australia
Steps to COVIDSafe Australia Source: Australian Government/ Helen Chen
澳大利亞人必鬚與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離,請查看您所在州或領地的最新社交限制措施。

目前全澳各地進行廣泛的冠狀病毒測試。如果您出現感冒或流感症狀,請致電家庭醫生或全國冠狀病毒健康信息熱線1800 020 080安排測試

您現在可以在手機上下載聯邦政府推出的冠狀病毒追踪應用程序COVIDSafe

SBS致力於用63種語言向澳大利亞多元社區報道最新的COVID-19新聞和信息,詳情請前往:sbs.com.au/language/coronavirus

更多信息前往聯邦衛生部網站,您同時可以收藏該網站關於COVID-19的中文信息專頁

關注更多澳洲新聞,請在Facebook上關注SBS Mandarin,或在微博上關注澳大利亞SBS廣播公司

分享

Published

By Dong Xing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