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周一(9月8日)發生一場反對政府封鎖社交媒體以及反腐敗的示威活動,首都警方向示威者發射催淚彈及橡膠子彈,衝突至少造成 19 人死亡。當局稱,這場騷亂是該地數十年來最嚴重的騷亂。
數千名年輕人走上街頭,其中包括許多穿上校服或大學制服的年輕人,許多人舉著旗幟和標語牌穿過加德滿都,上面寫著「結束腐敗而不是社交媒體」、「取消對社交媒體的禁令」和「青年反對腐敗」等口號。
抗議活動蔓延至喜馬拉雅山的其他城市,組織者稱之為「Z世代的示威」。他們表示,抗議活動反映了年輕人對政府在打擊腐敗和促進經濟機會方面缺乏行動的普遍不滿。
一名抗議者告訴 ANI:「這是尼泊爾新一代的抗議。」
當地官員表示,部份示威者(大多數為年輕人)突破路障,並強行進入加德滿都的議會大樓。他們放火燒毀救護車,並向守衛議會大廈的防暴警察投擲物品。
一名示良者向 ANI 通訊社表示:「警察無差別射擊。(他們)開槍,沒有打中我,卻擊中了站在我身後的一位朋友。他的手被擊中了。」
警員卡納爾(Shekhar Khanal )向路透社表示,有 100 多人受傷,其中包括 28 名警察。在內的100多人正在接受傷勢救治。抗議者用摩托車將傷者送往醫院。
尼泊爾政府上周決定封鎖包括Meta Platforms旗下Facebook、YouTube、X 和 LinkedIn 等平台,原因是這些平台未在規定時間內註冊,此舉引發年輕用戶的憤怒和不滿。
尼泊爾 3000 萬人口中,約有九成上網。

年輕示威者在首都聚集,要求政府反貪腐及取消社交禁令。 Source: AAP / NARENDRA SHRESTHA/EPA
警方稱,東部城市伊塔哈里的抗議活動演變成暴力事件,造成多人死亡。
甚麼是示威導火線?
總理奧利(KP Sharma Oli)召開緊急內閣會議討論騷亂問題。
國際非牟利組織人權觀察表示,尼泊爾政府應該避免從執法的角度看待這些抗議活動,並了解大規模的示威抗議其實是反映尼泊爾全國對腐敗、裙帶關係和政府治理的嚴重不滿。
聲明中表示:「在訴諸武力之前,應先採用非暴力手段。只有在其他措施對應對真正威脅無效的情況下,使用武力才是合適的。」

警察用警棍攻擊示威者。 Source: AAP / EPA / Narenda Shrestha
奧利政府表示,已採取了糾正措施,經濟正復甦。
每年都有數以千計的尼泊爾年輕人出國工作或接受教育。
尼泊爾自 2008年廢除擁有君主制以來,政局一直不穩。2008 年至今,已換了 14 屆政府,但無一屆政府完成五年完整任期。現年 73 歲的奧利去年宣誓就任第四任總理。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等政策,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