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權威“清廉指數”:澳洲持續13位 中國排名下跌

澳大利亞“清廉指數”自2012年時的排名第7位一路下滑,2015年至今年年保持在第13位的史上最低位,人們呼籲儘快建立一個彊大的聯邦廉政委員會。

Leader of the Opposition Bill Shorten and Prime Minister Scott Morrison during division in 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at Parliament House in Canberra, Thursday, December 6, 2018. (AAP Image/Mick Tsikas) NO ARCHIVING

موريسون توجه اليوم الى تازمانيا فيما جال شورتن على مقاعد متأرجحة في غرب استراليا Source: AAP

《衛報》報道,全球最被廣泛認可的公共部門腐敗衡量標準——透明國際(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的貪污感知指數(corruption perception index , CPI)於週二(1月29日)下午公布,遺憾的是,澳大利亞持續保持第13位的“史低”排名而未能有所提升,促使人們重新呼籲儘快建立一個彊大的聯邦廉政委員會。

澳大利亞在滿分100分中穫得77分,位於香港、冰島和奧地利之前。

該指數排名第一和第二位的分彆是丹麥和新西蘭。

澳大利亞的排名在2012年時處於第7位,2013年下滑至第9位,2014年跌出前十,2015年至今年年保持在第13位。

這項指數包括了13個來源,用以衡量專家及企業高管所認為的腐敗情況。它衡量了利用公職謀取私利、任人唯親、賄賂、挪用公款和和國家攫取等情況。

這個指數也反映了廉政和反腐制度的有效性,包括“有充足法律用以監管財務披露事宜、防止利益衝突以及穫取信息。”

澳大利亞反腐制度中因存在的弱點而時常面臨抨擊,如併未及時披露政治捐獻、缺乏透明又無懲戒措施,違反聯邦遊說法毫無後果,信息自由制度也因拖延、成本和高被否決率而遭受損害。

這項報告的髮布給聯邦政府帶來新的壓力,要求建立一個彊大而有效的廉政委員會。

亞太地區,朝尟的表現是最差的,在100分中僅得分14分,遠遠低於44分的平均值;中國排名出現過去5年來首次下跌,連跌10位降至第87位。

分享

Published

By Helen Chen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