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處方醫療用大麻平均每5分鐘一張 監管機構憂慮

有監管機構對「醫療用大麻處方的不當行為」提出擔憂,有關注團體指出,家庭醫生(GP)在處方藥用大麻時仍存在「污名化」的問題。

Aerial view of green cannabis plants being grown in a facility. A person in a white protective gown and light blue cap tends to a plant

醫生處方醫療用大麻速度平均每5分鐘一張。 Source: Getty / Picture Alliance

有監管機構對「醫療用大麻處方的不當行為」提出擔憂,有關注團體指出,家庭醫生(GP)在處方藥用大麻時仍存在「污名化」的問題。

一位醫生處方醫療用大麻的速度,平均每五分鐘一張——引發了監管機構的擔憂。

根據澳洲衛生從業員監管局(Australian Health Practitioner Regulation Agency)的資料,過去六個月內,有醫療人員開出了超過1萬張醫療用大麻處方,其中一人甚至超過1萬7千張。

澳洲衛生從業員監管局表示,截至去年12月31日,有57位醫療人員(包括醫生、藥劑師與護士)因醫療用大麻處方而被醫療委員會採取行動處分。

澳洲衛生從業員監管局指出「目前的處方數據顯示,部分醫療人員未履行其專業義務,這是一個警訊」。

澳洲衛生從業員監管局已發布新指引,協助醫療人員正確處方醫療用大麻,以應對「不當行為」可能對病人造成「重大傷害」的疑慮。

一些專家對指引表示支持。
昆士蘭大學(University of Queensland)青少年藥物使用國家研究中心的榮譽教授霍爾(Wayne Hall)向《SBS新聞》表示「我認為現在正是監管機構發出明確聲明,指出某些處方行為不當的適當時機」。

另一方面,有關注團體指出,病患透過GP取得處方仍然困難,這可能是因為醫生教育不足,導致部份醫療人員的處方數量高。

澳洲衛生從業員監管局指出「針對大多數相關舉報案件,醫療人員在我們介入後通常會調整其行為,而無需進一步的監管措施。」

GP之間的「污名化」

澳洲自2016年起將醫療用大麻合法化。

從那時開始,根據衛生部數據,處方數量從2020年的約1.7萬張,激增至2024年的超過80萬張。由於病人可能獲得多張處方,因此數據無法準確顯示有多少人實際使用醫療用大麻。

澳洲衛生從業員監管局在星期三(7月9日)警告「不當的醫療用大麻處方行為與病患需求急增,正導致病人嚴重受到傷害」。

有病患因使用醫療用大麻而出現「精神病性症狀」而要緊急送院的情況,也令人擔心。

霍爾指出,處方數量急增的「主要驅動力」是營利,「許多新開設的醫療用大麻診所,只專注於開大麻處方,他們認為大量處方是瘢得良好利潤率的方法」。

「他們這麼做時,並未花太多心思去評估處方是否真正適合病患。」

但部份澳洲醫療用大麻產業的支持者則指出,申請處方的患者多半透過遠端方式就診,因為傳統醫生存在「污名」問題。

澳洲醫療用大麻協會主席尼科萊蒂(Teresa Nicolleti)向《SBS新聞》表示「問題在於,主流的家庭醫師通常不願意開立醫療用大麻處方」,「他們對醫療用大麻認識不足。歷史上由於曾被禁止,至今仍存有疑慮,不確定是否應該開立處方。」

「現在每年已有數十萬張處方被開出,但大多數是由遠距醫療診所開立,而不是家庭醫生。只有極少數家庭醫生會開立醫療用大麻處方。」

虛擬護理(Virtual care)或遠距診療(Telehealth clinics),是指透過視像或電話提供醫療服務。
Close-up of a doctor's hand as he writes on a notepad.
醫療人員在處方前必須先獲得澳洲醫藥用品管理局的核准。 Source: Getty / FG Trade

缺乏「教育」,還是缺乏「證據」?

尼科萊蒂表示,造成這種污名化的原因之一,是醫師對醫療用大麻的優點「教育不足」。

她表示「如果醫學院與主要專業組織不支持這項治療,那麼家庭醫生就很難對此感到安心。除非整體立場改變,否則我們難以解決這個問題」。

澳洲醫藥用品管理局(Therapeutic Goods Administration)將大多數醫療用大麻產品視為未註冊藥物,指它們未經過與註冊藥物相同的嚴格安全性與效用評估。

因此,醫療人員在處方前必須先獲得澳洲醫藥用品管理局的核准。

霍爾指「問題在於,目前這些藥物多半是用來治療未經核准的目的,要治療的情況,也就是澳洲醫藥用品管理局尚未批准的疾病。」

他表示,除了教育之外,「缺乏證據」也是家庭醫生不願開立處方的主因之一。

「絕大多數的醫療用大麻處方是針對慢性疼痛、睡眠障礙、焦慮與情緒困擾等。」

「問題在於,當病患長期且規律地使用這些藥物時……他們就有成癮的風險,而對於長期效果與安全性的證據其實沒有。」

「特別是在焦慮與憂鬱等症狀方面,療效與安全性的證據非常有限,甚至根本沒有。」

「我認為大家對醫療用大麻抱持懷疑態度的部份原因,是因為對於許多申請處方的症狀,實際上沒有足夠的科學依據。」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 SBS 廣東話 Facebook 專頁X 專頁Instagram 專頁,或訂閱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等政策,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Published

By Niv Sadrolodabaee
Source: SBS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
醫生處方醫療用大麻平均每5分鐘一張 監管機構憂慮 | SBS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