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錢卻租屋最難】珀斯成全國最難負擔租金首府城市

珀斯已連續第二年超越雪梨,成為全國最難負擔租金的首府城市。

Mother and daughter at table, looking through documents of spending. Daughter handing phone to mum.

居住在珀斯的單親媽媽Emily Clements獨自撫養兩名有神經多樣性(neurodivergent)的孩子。 Source: SBS / Christopher Tan

倡導組織全國庇護所(National Shelter)與智庫SGS Economics and Planning發布2025 年「租金承受能力指數」(Rental Affordability Index)。

珀斯已連續第二年超越雪梨,成為全國最難負擔租金的首府城市。中位數租金如今已佔租屋家庭收入的 32%,遠高於30%的可負擔水平。

在 2020 年,中位數租金佔租屋家庭收入的21%。

其他城市方面,雪梨和阿德雷德緊隨其後,兩地的住戶平均都將約 30% 的收入用於支付租金。

西澳偏遠地區的負擔能力也急劇下降——從 2020 年的「可負擔」跌至「中度不可負擔」,租客如今需付出 28%人工交租。

布里斯本與阿德雷德跌至創紀錄的最低負擔水平,而坎培拉(ACT)仍然是唯一被視為「可接受」的地區,主要因為當地居民的收入高於平均水平。

同時,在昆州偏遠地區,租金佔家庭收入超過 30%,成為全澳最難負擔的偏遠地區市場。

北領地則因租金數據不足而未被納入報告。
Mother and daughter sat down playing, with fake money notes on floor.
Emily Clements為一間三房屋每星期支付 380 元租金,如今,她為一間更遠離市區的房子支付 850 元。 Source: SBS / Christopher Tan
珀斯住房倡議組織 Shelter WA 行政總裁Kath Snell表示,最新數據反映趨勢惡化。

她向SBS新聞表示:「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澳洲最富裕的州份卻是租房最難負擔的地方。」

「這場危機不再局限於低收入人群,正在向上蔓延,影響著打工家庭。」

Kath Snell表示,西澳每年需要額外 5000 套社會與可負擔住房,並同時需要租金上限、最低標準、短租限制以及終止無理由驅逐。

「西澳政府的工作確實有所進展,但我們需要有可應對危機規模的決心。」
RENTAL1.png
Source: SBS
西澳房屋與工程事務廳長凱里(John Carey)回覆SBS新聞時指出,州政府已在公共住房投入創紀錄的資金。

他指:「全國各地住房與租房市場持續面臨壓力,而西澳領先全國的經濟與快速人口增長則加劇壓力。」

「本屆政府正推動 58 億元的住房投資,自 2021 年以來已新增 3800 多套社會住房。這筆創紀錄的公共住房投資目的確保弱勢的西澳居民——包括家暴受害者、單親家長與身心障礙者——有地方可住。」

去年,西澳政府採取一些租屋改革,包括將租金上調限制為一年一次、容許租客飼養寵物與進行小型改裝,以及建立無需上法庭的糾紛處理流程。

倡議者雖對改革表示歡迎,但警告這些措施不足以真正改善情況,除非設立租金上限並取消無理由驅逐。
RENTAL 2.png
2016 年至 2025 年西澳租屋負擔能力的變化。 Source: SBS
居住在珀斯的單親媽媽Emily Clements從事行政的兼職工作,並獨自撫養兩名有神經多樣性(neurodivergent)的孩子。

四年前,Emily Clements為一間三房屋每星期支付 380 元租金,如今,她為一間更遠離市區的房子支付 850 元。

她向SBS新聞表示:「我的 Centrelink 福利金每兩星期1600 元,但房租是 1700 元,所以基本上所有錢都用來付房租了」,「我存不了錢,我沒有任何儲蓄。」

她說,如果不是父親伸出援手,她早已無家可歸——而她的孩子也無法繼續接受所需的治療。

她說:「我不敢去想……因為那會讓我感到自己是一個巨大的失敗。」

「我們不得不縮減他們必要的治療……我們不去度假,也很少出門,不外食。」

但 「租金承受能力指數」 只計算租金——不包括食物、水電、交通、醫療、學費等必需開銷。對許多單親家庭而言,這些生活基本成本遠遠超出圖表上的數字。

她每天都得面對選擇——治療還是食物、汽油還是學校活動——這些都很難出現在全國統計裡,但卻是她的現實。
Wide shot of mother and daughter playing inside a home, with pink and girl toys everywhere.
過去十年來,越來越多澳洲人,特別是女性與單親家長被迫終身租屋。 Source: SBS / Christopher Tan

一代人被迫成為長期租客

過去十年來,越來越多澳洲人,特別是女性與單親家長被迫終身租屋。

1995 年至 2020 年間,租屋家庭比例由 26% 增至 31%,而公共住房的住戶比例則減半。

同一時期,租金升幅比房貸還快。

如今,租客至少將收入的 20% 扣除於住房開支;相比之下,有房貸的屋主僅需支付 15.5%。
Photo of lady dressed in white top, in the foreground of rental units in Sydney.
住在雪梨東南區的Charlotte Karlsson-Jones,在 19 歲時從瑞典馬爾默來到澳洲。 Source: SBS / Sam Foster
住在雪梨東南區的Charlotte Karlsson-Jones,在 19 歲時從瑞典馬爾默來到澳洲。

二十年過去,她仍然在租房。她兼職工作,每兩星期收入 2000 元。而每兩星期的租金為1200元,佔收入的 60%。

她向SBS新聞表示:「對我來說,想拿到房貸幾乎是不可能的」,並補充銀行視她為高風險對象。

她的兩個孩子分別是 12 歲與 7 歲;她必須在房租之外支付食物、交通、活動、學校費用與治療。

她曾嘗試申請政府支援,包括Rent Choice Assist,但最初遭到拒絕。她之後提出上訴,最終獲批,但這段經驗留下長久的不安全感。
RENTAL3.png
Source: SBS
她說,這場危機的根源深遠。

她說:「我遇過一些人在社會住房住了十年以上」,「而即使他們首次申請時,等候名單已經超過十年。」

SBS News 已聯絡聯邦政府回應。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 SBS 廣東話 Facebook 專頁X 專頁Instagram 專頁,或訂閱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等政策,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1 min read

Published

Updated

By Christopher Tan

Source: SBS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