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點
- 本地米將短缺,到聖誕要完全依賴進口
- 澳洲人每年食用大約30萬噸米,一半是海外進口
- 米商要求聯邦及州政府協助,干預水資源市場,令梅里達令盤地米農的種植,明年可以收成
根據《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報道,由於乾旱及水務資源分配問題,導致澳洲本地米的產量下降超過80%,本地最大的米商SunRice在新州農業區Riverina有600名員工,現在被逼要裁減3份1。
報道指,早在今年初,在新冠疫情下超級市場的米遭搶購,總理莫理遜在當時致電越南總統,確保在越南邊界實行防疫封關的情況下,澳洲米商在越南的工廠處理的稻米,可以運回澳洲。
米商SunRice行政總裁戈登(Rob Gordon)表示,預計到聖誕節就沒有澳洲本地米供應。他表示,他們仍然有海外包括越南的供應鏈來補充貨源,但到時超市貨架出售的不會是澳洲本地米。
同時SunRice的米出口從5億元下降到低於1億元。
澳洲人每年食用大約30萬噸米,其中一半是海外進口。
澳洲廣播公司ABC報道,早在5月,生產澳洲98%稻米的SunRice表示,目前要聯邦及州政府干預水務市場,補貼水務費用或者改變梅里達令盤地計劃,令本來計劃中訂出用於環保的水資源,改為灌溉種米區,才能確保澳洲本地米,在明年2021年4月會重新在超市貨架出現。
稻米種植人士協會(Rice Growers Association)主席馬西納(Rob Massina)接受《每日電訊報》訪問時表示:「我們需要聯邦及州環保水資源持有者提高經營水平,像農場一樣高效率管理水資源。」
澳洲農民種植稻米的用水量,已經比世界其他國家少50%。
馬西納表示,同意水資源要用於恢復河流系統的流量,但如何平衡與灌溉者的分配,仍然有待商討。
新州水務廳長帕維(Melinda Pavey)就表示,全澳面臨本地米短缺危機,是其他州管理不善造成。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