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難民籤證可能存在詐騙!如何才能避免上噹?

在一個國家尋求庇護的過程中,流離失所的個人或家庭通常會求助於其他人和組織的協助以便順利申請難民籤證。 但是,申請過程的复雜性以及對過程不了解和語言障礙可能使申請人容易上噹受騙。

Fake visa

One of the fake visas taken from Bangla refugees Source: SBS

根據聯合國難民署難民手冊的介紹,尋求庇護者容易受到籤證詐騙者的侵害。在申請過程中騙子往往以尋求庇護者為目標,從他們流離失所開始一直到抵達新國家的這段期間都有可能會髮生這樣的情況。

澳大利亞政府已經以多種語言髮布了有關如何申請庇護的材料。然而儘管可以穫得這些信息,尋求庇護者還是繼續會成為騙子的獵物。

澳大利亞內政部稱尚不清楚的確切案件數目。這種不幸的欺詐現象稱為“再安置詐騙”。SBS Arabic 24介紹了騙子常用的伎倆。

如何防止被騙?

假裝自己是地位顯赫的人:在與尋求庇護者的對話中,詐騙犯可能會被冠以主任、大使和部長的姓名,以此取信於申請人,讓他們相信騙子在這個國家的地位。這種策略被用來增彊詐騙犯在尋求庇護者面前的信譽和聲譽。在SBS一個獨家調查中,一名冒充澳大利亞國會議員的男子告訴一個尋求庇護的敘利亞家庭,稱自己和澳大利亞駐沙特阿拉伯大使是朋友。內政部沒有直接回答SBS關於該男子與大使是否真的有任何關系的問題。

免費的專業協助:穫得認可的移民代理人通常會收取服務費用,併寫下具體的服務合同,其中規定了代理人的收費和所有必需的花銷。因此,詐騙犯通常寀取的行動是提供免費的庇護援助,然後稱所進行的服務無需收費。此舉是要在雙方之間建立信任,在之後要收錢的時候顯得自己對尋求庇護者負有義務。

突然要錢:在這種情況下,詐騙犯會以更快達到申請人目標為借口要求付款。要求快速而且緊急付款的時候,通常是從尋求庇護者那裡榨取更多錢的一種手段,目的是使申請人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充分評估付款請求的可行性。詐騙犯有時會要求支付申請文件的費用,而這些文件通常可以通過移民局的網站免費穫得。

欺負尋求庇護者缺乏語言知識:難民可能缺乏對目的地國家語言的了解,例如英語、德語或法語。在這種情況下,詐騙犯會向尋求庇護者髮送大量他們不理解的信件,或者把審理申請的移民官的回复文件進行虛假和誤導性的解釋,以此來欺詐尋求庇護者。

想要找到穫得認可的庇護和移民代理,或是如何在澳大利亞申請庇護的更多信息,請訪問內政部網站

分享

Published

Updated

By Ali Bahnasawy
Presented by Dong Xing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