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反制」措施包括向中國民眾發出旅遊警示、呼籲國民避免前往日本,以及暫停從日本進口海產,令兩國外交關係進一步惡化。
路透社報道,中國外交部及文旅部近日罕見同步發布公告,指日本近期在台灣問題上採取「挑釁性言行」,敦促中國公民「切勿前往日本」,並提高旅遊風險警示級別。
日本政府隨即向北京提出正式交涉。內閣官房長官岸原稔(Minoru Kihara)表示,中方的做法可能對日本旅遊業造成影響,已要求中方「採取適當行動」,並強調日本政府立場沒有改變。
中國暫停進口日本海產 商貿層面受牽連
據路透社引用日本共同社報道,北京已着手或準備暫停日本部分海產進口。
此舉被視為中國對日本外交表態的直接回應,尤其是在台灣議題上,中方認為日本「挑釁性」言行不得接受。
分析人士指,中國是日本水產品重要輸出市場,措施若持續,可能對日本食品出口商造成明顯衝擊。
中國旅客大量取消赴日行程 數十萬旅客取消航班
旅遊市場亦迅速反映緊張局勢。據《衛報》報道,隨着中國官方發布旅遊警示,不少中國旅客立即取消赴日行程。航空業數據估計,單在 11 月中旬短短兩三日內,已有約 50 萬張飛往日本的機票被取消。
「取消潮」範圍包括北京、上海、廣州等主要城市、大量自由行旅客以及多間旅行社團體團。
旅遊業界人士形容情況「突然、規模龐大」,並擔憂若局勢持續惡化,可能重挫今年冬季及明年春季原本強勁的赴日旅遊需求。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早前在國會上表示,一旦「台灣有事」,日本可能行使集體自衛權後,未有影響民意,高市內閣支持率反而升至近7成。 Source: SIPA USA / Kazuki Oishi/Kazuki Oishi/Sipa USA
日本政府強烈不滿 向北京提出正式交涉
路透社引述日本共同社指,日本政府在警示發布後,隨即向北京提出抗議。日本內閣官房長官岸原稔(Minoru Kihara)表示,中國「勸阻赴日」的做法與事實不符,已要求中國撤回相關措施,以及指示日本駐華大使館嚴正交涉。
高市早苗則重申其對台灣問題的立場,稱「日本不會在主權問題上後退」。
外交爭議短期難緩 經濟與民間交流面臨衝擊
分析指,今次風波的根源在於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多次在台灣議題上表態堅定,觸發北京在政治與經濟層面作出回應。由於牽涉敏感地緣政治,中日關係短期內難以完全降溫。
受影響的不僅是政府層面,兩國之間的觀光、經貿、文化交流亦面臨新一波衝擊。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 SBS 廣東話 Facebook 專頁、X 專頁、Instagram 專頁,或訂閱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等政策,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