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澳洲移民政策六大變化

獨立技術移民越來越難,偏遠地區打開大門,高科技人才快速通關,入籍等待依然漫長……2019年,移民澳洲的政策正在經厤哪些變與不變?

Fiisayaasha qoysaska

Source: iStockphoto

又走到了2019年的年末,這一年的聯邦選舉帶來了兩大主要政黨在諸多政策上的“角力”,更決定了一些移民政策的變化。

年度移民人數上限下調3萬

今年3月,聯邦政府宣布將年度永久移民人數的上限從19萬削減至16萬人。

自2011年以來,每年引入澳大利亞的永久移民人數上限為19萬,但在2017-18財年,永久移民實際流入人數降至十多年來最低——16.2萬人。

3萬人的削減幅度主要體現在獨立技術移民類彆中,該子類彆的年度配額由4.3萬多減少到約1.8萬。

有減就有增,政府將更多的名額給到了兩種11月實施的偏遠地區籤證(491及494)。

偏遠地區籤證獨享2.5萬名額

在宣布削減年度移民人數上限的同時,政府在3月還宣布了兩種新的偏遠地區籤證,即用491(偏遠地區技術移民籤證)和494(偏遠地區僱主擔保移民籤證)取代原來的489和187籤證,鼓勵更多新移民在政府指定的偏遠地區工作、學習和生活,併為此單獨留出2.3個名額。

到11月16日實施時,這2.3萬個名額又提高了2.5萬個,且擴大了所謂“偏遠地區”的定義,除了悉尼、墨爾本和布裡斯班以外,幾乎整個澳大利亞都屬於適用於這兩種籤證的“偏遠地區”,包括珀斯、黃金海岸也屬於偏遠地區。
持有這兩類臨時籤證的申請人也能與永久居民和公民一樣,享受全民醫保(Medicare)。

移民部長科爾曼(David Coleman)甚至承諾,這些偏遠地區籤證將得到優先處理,併享有更多的工作機會。

由此種種,可見聯邦政府通過引導新移民流向偏遠地區以緩解大城市擁堵的決心。

一些正在爭取澳洲PR的中國留學生對SBS普通話節目表示,看到了新的希望。
簡單來說,這些籤證的申請人被要求在偏遠地區工作、生活至少三年時間,才有資格申請永居。

父母臨時擔保籤證實施

年初,聯邦政府宣布了新的臨時父母擔保籤證,從4月17日起實施,通過子類彆870的父母擔保(臨時)籤證這項新途逕,移民的父母最長可在澳連續居住達5年時間。

籤證申請從新財年第一天(7月1日)正式開放,到8月時,第一批臨時父母擔保870籤證的申請已經下籤,主要來源包括南非、委內瑞拉、中國、韓國、玻利維亞、英國、埃及和印度等。
這項籤證雖非永居,且存在收費貴的爭議,如五年期的申請費達到了1萬澳元,但對於想要長期留在澳洲境內的老年人來說,也是一種新的選擇。

配偶英語夠好或單身可穫加分

今年4月,政府宣布一項技術移民計分改革,即單身人士加 10 分,伴侶或配偶具備所需技能和足夠英語能力也可為主申請人加 10 分。
噹時,移民部長科爾曼公布的計分更改包括:

  • 擁有熟練的配偶或事實上的伴侶有更多的積分(可以加10分);
  • 由州或地區政府提名或由居住在澳大利亞地區的家庭成員讚助的申請人穫得更多積分(可以加15分);
  • 穫得某些STEM學位資格的積分更多(可以加10分);
  • 沒有配偶或事實上的伴侶的申請人的積分(可以加10分);
  • 具有英語能力的配偶或事實上的伴侶的申請人的積分(可以加5分)。

入籍政策併沒有變化

在2019年,澳洲移民政策中還有一項重要的事項需要提醒,即入籍政策保持不變。

早在2017年,噹時的特恩布爾政府曾試圖通過一項更改入籍政策的法案,根據該法案,入籍申請者需要證明自己具備良好的英語能力。

這項在2017年通過眾議院的草案最終因綠黨、工黨和一些中立議員的反對而未能通過葠議院。

從那時起,政府已經軟化了對入籍英語要求的立場,目前的入籍政策與這項法案提起之前沒有變化。
據今年10月的數據,過去一年入籍申請數量下降了10萬,但入籍申請穫得批準的等待時長仍達410天(超過13個月)——這個數字較前一年的493天有所縮短,但與七年前的167天相比大幅增加。

目前,等待入籍的人數約為22萬,包括約3萬印度移民、2.7萬英國移民及近1.8萬中國移民。

全球人才籤證計劃出擊海外

今年8月起,聯邦政府向海外部署官員,推廣全球人才籤證計劃,以期為澳大利亞帶來所需的高技能人才,鎖定的目的地包括柏林、新加坡、聖地亞哥、上海和迪拜等。

去年7月,全球人才籤證計劃正式開始試行,為期一年的試行期結束後變成了永久性的移民項目,包括Coles 和力拓集糰等數十家澳大利亞企業加入了該計劃。
政府從每年16萬人的永久移民配額中單獨撥出了5000個用於這項籤證計劃。



分享

Published

By Helen Chen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