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禍不單行】新州部份農戶暴雨後難再見晴天

新州最近兩週均出現暴風雨,一方面為農場帶來雨水的滋潤,但大雨亦令農場面臨其他破壞,有部份農戶因為天災連連而被迫結業,有人更因情緒崩潰而自殺。

乾旱過後,新州農戶近期亦受大火及大雨影響。

乾旱過後,新州農戶亦受大火及大雨影響。 Source: AAP


要點:

  • 新州農戶於經歷上週未大雨後重燃希望,但大雨亦為部份農場帶來嚴重破壞。
  • 持續受天災打擊,有農戶被迫賤賣農場,導致有人情緒受困擾,有人更選擇了結生命。
  • 農場主賤價求售物業,但幾乎無人問津,政府支援亦不足。

早前曾向本講述台,其丈夫家族經營的農場兩個月內兩度遭大火的袁筱皓,再向本台親述,雖然新州暴雨,為農場帶來新的滋潤,令部份農戶重燃希望,但大雨卻帶來其他問題。
首先,大雨能為他們農場帶來的可用水源十分有限。

事關早前在大火期間,Carol夫家的農場一個主要儲水池遭到破壞,而供應商遲遲未送貨,令他們收集雨水的能力受到限制:

「我們才剛收到消息,(多個星期前預定的)儲水池在大雨後的一週內才送貨。」她續指:「雖然農場內亦有其他儲水池,但由於遭破壞的是主要儲水池,所以農場收集水源的能力大減。」

但Carol亦透露,相信區內其他農戶,面對的情況亦不遑多讓:

「由於大雨期間,不少農戶均因為儲水池受破壞而要向供應商預訂,但因貨源嚴重短缺,到最近(供應商)才能陸續開始送貨。」

事實上,他們的農場,亦有不少本來而被大火燒至「危危乎」的樹木,遭風一吹便倒冧。Carol家姑擁有的相鄰農場,更因冧樹而令行車道受阻,必須馬上作出維修。

但更嚴重的問題,是Carol認為很少人會留意,重重天災打擊後,農戶心理上正承受嚴重的打擊:

「第一是經濟上的打擊,因為大火將部份農場的設施燒燬,但未必每個農戶都有買保險,就算有保險亦未必有足夠賠償,大火可以為農戶的經濟帶來巨大損失。」

她解釋:「因為當地不少農戶主以往可能在大城市生活及工作,而辭去原本工作後,用盡積蓄去買下農場作經營,而當面對長期災害時,他們頓覺手足無措。」

Carol續指:「很多人不知如何面對災情,或缺乏管理長期災害的經驗,令他們心理壓力大增,部份人只能賤賣農場,馬上結業。」

就算賤賣,能接手經營的人,亦廖廖可數,Carol指:「大部份目前在當地附近經營的農戶,亦自能僅僅能維生。外人更沒興趣或膽量,去接受剛經歷火災,甚至已被火燒透的農場。」

Coral更透露,有她所認識的農戶,更因心理壓力不勝負荷,最終選擇自殺。

雖然政府之前指會為面對困擾的農戶,提供額外支援計劃。但政府對要拋售物業的農戶,幾乎愛莫能助,而當地亦沒有太多農戶有資格申請政府的資助:

「事關要申請援助的門檻太高,因為申請的條件之一,是申請人個人收入當中,有超過五成是來自農場的收入。」
Carol續指:「例如在澳洲中部的地區,因為當地的農場佔地甚廣,農戶可以單單依靠農作物,作為他們的主要生計,但身處的新州北部的農戶,則難以全職做農業生意去生活。」

Carol認為政府可能並不知當地的農戶面對的兩難處境,即政府欠缺資助,保險又賠不足。

Carol更指:「就算保險賠足,但由於政府對農業建築的要求越來越高,保險賠償費根本不足以填補因災害破壞、而要重新興建的建築物的實際成本,相反,農戶們亦可能根本沒有想過要靠政府資助,令他們成為政府資助政策的夾心人。」

更多有關袁筱皓的農場遭受暴雨破壞的情況,請留意本台的詳盡訪問。



分享

1 min read

Published

Updated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