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障人士三大住屋問題:數量缺、難負擔、非無障礙 團體批被忽略

住房危機近來備受關注,但有關注團體表示,殘障人士的住屋需要卻一直被「忽視」。

The rooftops of houses.

A new report has shed light on several areas in which Australians with disability face "exclusion and discrimination". Source: AAP

有關注團體指出,澳洲的殘障人士正面臨「嚴重」缺乏可負擔且無障礙的住房,被迫處於「不穩定」的生活狀況。

根據團體澳洲殘障倡導網絡(Disability Advocacy Network Australia, DANA)的一份新報告,許多靠固定收入維生的人,也負擔不起私人租賃市場,等待社會住房的名單長達十年。

DANA行政總裁吉布斯(El Gibbs)向 SBS 新聞表示「殘障人士的住房需求一直被忽視,這造成巨大的傷害和困擾」,「大家找不到地方住,甚至被迫住進那些他們無法自由進出、移動,或是連浴室都無法使用的房子」。

他強調「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迫切需要採取行動。」

DANA 的國家殘障倡導中心(NCDA)星期二發布第二份年度報告,形容他們的發現「令人震驚的證據」,顯示澳洲殘障人士在住房、監護制度、交通與兒童保護方面遭受排斥與歧視。

「我們仍不斷聽到這些故事」

DANA 代表全國與殘障人士直接合作的各地組織。

報告是根據來自 40 個組織、數十位關注人士的觀察與見解而撰寫,他們於去年三月在線上論壇,討論其服務對象所面臨的系統性問題。

DANA表示,來自所有州和領地的組織都有參與。

吉布斯指「我不認為殘障人士會對這些結果感到驚訝,因為我們了解自己在社會各方面所面臨的重重障礙」。

「我們進行一項長達四年半的皇家委員會調查,內容涉及對殘障人士的暴力、虐待、忽視和剝削,我們至今仍聽到這些故事,而這並不令人意外。」

皇家委員會的調查結果於2023年9月公布,聯邦政府已於去年7月對其建議作出回應。

住房引發「當中一些最嚴重的問題」

吉布斯表示,全國各地的倡議者都指出,住房是導致殘障人士面臨「一些最嚴重問題」的其中一個範疇。

「我想大家都很清楚,我們的住房系統正在全國範圍內陷入危機,特別是對低收入者或依賴收入補助的人而言。殘障人士就是當中之一。」

「我們整體而言收入較低,更依賴政府補助,也較難就業。所以我們面對的可負擔性危機比其他澳洲人更嚴重——而且在此之上,我們還同時面對無障礙住房的短缺危機。」

關注人士指出,越來越多殘障人士面臨住房困境,特別是在私人租屋市場中,缺乏可負擔住屋,即使有固定收入亦無法負擔。

雖然他們可以被列入社會住房的等候名單,但報告指出,往往需要等上10年,才會有合適的住房出現。

吉布斯指「殘障人士無法找到一個可負擔、無障礙,且接近他們需要的服務或家庭的住房」,「他們被迫搬到遙遠的地區,只因那裡的房租較低,但同時又非常難找到無障礙的住房。」

「我們又再度看到這種情況」

貝洛莫(Taylor Bellomo)是「行動支持殘障人士組織」(Action for People with Disability)的行政主任,團體為住在雪梨北區的殘障人士提供個人倡導服務。

貝洛莫表示,機構近期收到「顯著增加」的住房支援請求,來自那些已經在社會住房等候名單上,但無法等待多年的人。

十年前,她指機構曾接到許多求助電話,來自年老或患病的父母,他們已無法繼續照顧有殘障的孩子,卻也找不到合適的住房安排。

她說「我們現在又再度看到這種情況」,「殘障人士面對多重障礙,包括缺乏無障礙住房、專為殘障人士的住宿選擇有限、私人租屋市場對他們而言難以負擔,以及歧視問題——即使他們有能力負擔私人租屋,也常因社會偏見而難以獲得租約」。

「這是指雪梨北區的情況……但對於住在偏遠地區的人來說,情況更差。」

貝洛莫認同,全國住房短缺的問題對殘障人士來說「更加嚴重且明顯」。

「我認為,殘障人士所面對的種種障礙從未獲得應有的關注,住房問題也不例外。」

來自多個州和領地的倡導者亦強調,要接觸到無家可歸者服務的過程「相當複雜」。
在維州,報告指出,需要緊急住宿的人必須致電一個中央號碼,而倡導者表示,常常要等待超過一小時才能獲得一張最多七晚的住宿劵。

在偏遠地區,倡導者需聯絡當地社會住房機構,尋找是否有空缺的汽車旅館房間,但這些房間往往相當破舊。

倡導者也對某些生活環境的監管不足及其適切性表達關切,例如專門居住服務(Specialist Residential Services)及未註冊、但提供獨立生活支援(SIL)資金的團體住宅。

昆州殘障倡導網絡已成立住房工作小組,協調全國行動。小組已向聯邦政府的全國住房與無家可歸計劃提交建議書,以確保殘障問題被列為優先事項。

監護、交通與兒童保護問題

報告還指出,對殘障人士過度使用監護制度的情況令人擔憂。

報告引用倡導者的觀察稱,自2015年「國家殘障保險計劃NDIS」實施以來,監護申請數量「急遽上升」,而申請很多來自殘障服務提供者。

報告也揭示了交通障礙和兒童保護制度中的「不平等」問題。

呼籲解決「長期資金不足」問題

不過,報告也指出,體制性倡導團體長期以來都處於資金不足的狀態——透過全國殘障倡導計劃(National Disability Advocacy Program)提供的資金僅有10%可用於這些團體。

倡導者表示,由於90%的資金都用於個別倡導,整個行業推動更廣泛變革的能力受到限制。

吉布斯進一步指出,各組織對其服務的需求正在「大幅增加」。

「前來尋求幫助的案件越來越複雜。我們看到,目前的資金分配遠遠不足」,「政府計劃在明年推出新的倡導計劃,我們真的需要看到資金有明顯增加,以應對已經出現的龐大需求。」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 SBS 廣東話 Facebook 專頁X 專頁Instagram 專頁,或訂閱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等政策,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Published

By Emma Brancatisano
Source: SBS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