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正面臨註冊幹細胞捐贈者嚴重短缺的危機。血癌基金會(Leukaemia Foundation)指出,國內約有一千名病人正「迫切」等待合適的捐贈配對,以治療包括血癌在內的嚴重疾病。
血癌基金會研究主管斯塔夫斯基(Bill Stavreski)表示,對許多患有白血病或淋巴癌等「緊急及危重疾病」的病人而言,幹細胞移植是唯一治療選項。
依賴海外捐贈
他指,患者在等候名單上逗留過久,會導致健康狀況惡化。
「目前大部分澳洲病人接受的幹細胞移植,均需依賴海外捐贈者。這對許多急需治療的病人而言,極為關鍵。」他說。
現時澳洲約有 65,000 名註冊捐贈者,遠遠不足。相比之下,其他國家在學校、醫院及職場均設有幹細胞捐贈計劃,而澳洲明顯欠缺。
斯塔夫斯基補充,每年澳洲進行逾二千宗幹細胞移植,但部分病人最終無法找到合適的捐贈者。
他強調,年輕人是解決問題的關鍵群體。「最健康及數量最多的幹細胞,來自 18 至 35 歲年輕人。 」
捐贈過程
斯塔夫斯基解釋,大眾對幹細胞捐贈存在誤解,認為過程疼痛且具侵入性。
「過去需要從髖骨抽取幹細胞,現在已不再如此。捐贈過程就像捐血一樣,血液從一隻手臂抽出,經機器分離細胞後,再經另一手臂回輸。」
「整個過程只需 30 至 60 分鐘,不需要額外針劑或麻醉。」
多元化捐贈者的重要性
他補充,祖籍背景在配對中扮演重要角色。
目前,大部分捐贈者為西歐裔,導致其他族裔及原住民病人往往無法獲得配對。
「若幹細胞並非完美配對,移植便無法進行。要反映澳洲多元人口結構,我們必須增加各個族裔的捐贈者。」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