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

今日大事 (9月23日)

維州新增確診人數進一步下跌...布里斯本一個15歲女童在一間超級市場遭人用弓箭射中...中國駐聯合國大使張軍指,美國應對自已的不負責任的行為負責...

Healthcare workers work at a drive through pop up coronavirus testing facitlity in Melbourne.

Healthcare workers work at a drive through pop up coronavirus testing facitlity in Melbourne. Source: AAP

維州新增15病例5人亡

維州新增確診人數進一步下跌,當局剛剛宣布,過去24小時錄得15宗新病例以及5人死亡。

目前,墨爾本14天平均確診人數,跌至29.4人。 

按照目前趨勢,維州好可能在今個星期日可以放寬部份抗疫限制。

澳洲花逾億元確保盡早購入新冠疫苗

澳洲加入世界衛生組織支持的一個國際聯盟,當新冠病毒疫苗面世之後,將會是第一批買到疫苗的國家。 

很多正研發疫苗的藥廠加入這個聯盟,而澳洲已經承諾一開始投放1億2千320萬元,以便疫苗面世時,澳洲就可以確保買得到。 

澳洲之前已經同牛津大學、阿斯利康製藥(AstraZeneca)以及昆士蘭大學與CSL簽署購買疫苗協議。 

衛生部長亨特表示,無論是誰先研發到疫苗,都要同大家分享,而澳洲加入這個聯盟,是對承諾這項原則的重要部份。

南澳撤銷對新州居民防疫隔離

前往南澳的新州居民,由今晚午夜起不再需要隔離14日。 

在這項放寬措施實施之前,新州已經連續14日無未知源頭的新冠病毒本地感染個案。不過,新州居民與其他州及領地的居民一樣,在進入南澳之前,仍然要在網上填表,以取得入境南澳許可。 

南澳首席衛生官斯珀里爾(Nicola Spurrier)表示,她有信心可以安全地開放邊境。 

斯珀里爾話:在大流行疫症期間,一直都有些風險,但大家不能夠永遠用藥用棉花來包住自己。南澳可以行出這一步是好重要,令大家可以恢復正常的生活,重新開放享受生活。 

另外,新州州長貝莉珍妮安(Gladys Berejiklian)提出,可能會開放新州南部與維州的邊界,讓邊界地區居民往來。

維州護老院疫情仍嚴重

維州方面,雖然墨爾本好可能下星期初就放寬部份防疫措施,但護老院的爆發情況仍然嚴重。 

衛生當局透露,昨日公布的28宗新病例之中,有24宗與11間護老院有關。 

這些確診人士包括院友、職員及其密切接觸人士。 

衞生廳長米卡科斯(Jenny Mikakos)表示,目前仍未康復的確診衛生護理人員之中, 73%都是護老院職員。 

維州政府昨日公佈,斥資3千萬升級州內50間公營護老院。       

墨市14歲自閉症男童失蹤

墨爾本東區Yarra Ranges一名14歲男童失蹤,警方同緊急服務人員今日恢復搜索。 

昨日朝早6點幾,沃爾(William Wall)好似平時一樣離開屋企去散步,出門前同家人講15分鐘後就會回來。 

不過,警方後來接報話沃爾並無返到屋企。由於沃爾患有自閉症,警方擔心他可能迷路。

塔州西岸大批鯨魚擱淺

塔州西岸大批鯨魚擱淺死亡,救援人員今日將會透過空中紅外線掃瞄技術,判斷有幾多條鯨魚死了。 

保育人士表示,一群共270條領航鯨,最少有三份之一已經死亡,預料拯救人員將要花幾日時間處理。 

該批鯨魚今個星期一在塔州西海岸小鎮斯特拉恩(Strahan)附近一個沙洲擱置,其中大約25條獲救。 

塔州郊野公園及野生動物處的德卡(Nick Deka)表示,目前只剩下的鯨魚獲救生還的機會非常有限。 

德卡話,如果大家相信仍有拯救鯨魚的機會,他們就會繼續努力。無可避免的是,時間拖得愈長,該批鯨魚的生存機會愈細。所以拯救他們的時間分秒必爭,可能會在今個周末前完成。

澳洲軍人將撤離昆州邊境檢查站

澳洲軍人將會撤離昆州的邊境檢查站,當地警察工會形容事件令人失望。 

國防軍人員在各州同領地的邊境檢查站駐守,阻截違反抗疫命令跨州越境的人士,但軍人將會在下個星期三撤離。 

據報,軍方表示,他們要去準備應付即將來臨的風季。 

昆州警察工會話,聯邦政府同軍方的理由是,他們都不夠人手同資源繼續援助他們,而軍人離開後,警方將會派人填補這些位置。

93%澳洲人冀長期在家工作

調查發現,百份之93的澳洲人希望,疫情過後可以繼續在屋企返工,即使超過半數受訪者要花更長時間或者做更多工作。 

由自由工作者平台Fiverr進行的調查發現,1,007受訪者中,平均花450元來設置家居辦公室,全國這方面的花費總共超過20億。

四份三受訪者對在家工作的整體情況感到滿意,但承認是有挑戰。他們的主要挑戰包括:工作與工餘時間難以分開,佔44%;另外有43%受訪者認為有太多事令人分心。 

另外,太多不定時的休息、與同事合作,以及連接上網,都是一些普遍的難題。

布市女童超市中箭受傷

布里斯本一個15歲女童在一間超級市場遭人用弓箭射中,一個男子被控企圖謀殺。 

昨日下午,涉案的25歲男子手持一把複合弓,由Booval火車站沿住South Station Road離開。 

他涉嫌向一個跑緊步的女子射箭但不中,之後再向一架駛經的汽車施襲。最後他走入一間超級市場,向一個女童發射第3支箭並且擊中。 

途人見狀上前將他制服,之後警察到場將他拘捕。 

受害女童手部同腹部受傷,送到兒童醫院治理,受無生命危險。

美籍藏族警員涉嫌中國間諜被控

美國紐約市司法部,起訴一名美籍藏族警員從事中國政府的非法特工行為。他是紐約長島的家中被捕,己排期在當地的星期一出庭。 

被控的藏族警員現年33歲,他在中國出生,之後歸化成為美國公民,他同時亦擔任美國陸軍後備人員。司法部指,該名警員自2014年以來,正按中國駐紐約總領事館官員指示,收集當地藏人社團的相關資訊。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則回應指,美方對有關警員的指控,純屬捏造,起訴書中,亦充斥著「似乎」「可能」等臆測,完全是欲加之罪。汪文斌強調,美方蓄意抹黑中國駐美領事機構和人員的圖謀,不會得逞。             

特朗普再就新冠疫情指責中國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聯合國會議發表視頻講話時,再次就新型肺炎疫情指責中國,特朗普預先錄音的發言中,批評中國控制世界衛生組織,錯誤聲稱無證據顯示新型肺炎可人傳人,同時,錯誤聲稱無病徵的人,不會傳播病毒,他認為聯合國必須要求中國就問題負責。 

中國駐聯合國大使張軍則反指,美國應對自已的不負責任的行為負責,亦需要加倍努力,去遏止傳播。 

張軍話,美國反而是需要更加努力,去挽救更多的生命。美國方面話,他們會追究中國的責任。但如果中方必須追究任何人的責任,就應該是美國,要為失去這麼多生命的不負責任行為而負責。 

不過,特朗普則對美國針對新冠疫情的工作,作出辯護。 

特朗普話,美國政府發起了自二次大戰以來,最大的動員力量,迅速創造了破紀錄的呼吸機供應量,甚至有多出的機器,可以與全球的盟友及合作夥伴共享。而自4月份以來,通過各種治療方法,美國的新冠死亡率,經已降低了85%。

英國當局警告面臨第二波危機

英國衛生當局警告,到10月中旬,當地每天的感染量,可能會上升至近50,000宗。隨住英國正面臨第二波新冠危機,首相約翰遜(Boris Johnson)宣布,推出新的新冠病毒限制措施。 

新措施鼓勵可以在家工作的辦公室人員,繼續留家工作。英格蘭地區的酒吧及餐館等的餐飲業場所,會在晚上10點至凌晨5點關閉。婚禮則會限制於15人以內,原本有望重開的體育館場所,則會繼續維持關門。約翰遜說,新的限制不會好似三月份時一樣,對社區作出完全封鎖。 

約翰遜話,當局不會發出,要所有人留是屋企的普遍性指令,而是需要確保中小學校及大專院校能維持開放。因為沒有什麼比對年輕人的教育,健康和福祉更重要。當局亦要確保企業能夠以符合新冠安全的方式,保持開放。但是,亦必須採取行動,去抑制疾病的傳播。

黎巴嫩南部村莊爆炸

在黎巴嫩南部村莊Ein Qana,一個什葉派激進組織真主黨據點發生爆炸,原因未明,有消息指,發生爆炸的可能是組織的武器庫,真主黨事後亦派出武裝成員包圍該地區。

卡拉奇製衣廠大火案 兩男判死刑

巴基斯坦法院針對2012年導致260人死亡的「卡拉奇」製衣廠大火案,判處兩名男子死刑。法院獲悉,兩名男子在因為向製衣廠的業主勒索不果而縱火。

國際打擊暗網非法活動

歐洲,美國和加拿大的警方,針對一連串在暗網Dark Web的非法活動,而進行聯合突擊的驅捕行動,成為繳獲超過650萬現金及虛擬貨幣、槍支及毒品。行動中,有179人被捕,涉案的包括美國,加拿大,德國,荷蘭,英國,奧地利及瑞典等國籍人士。歐洲刑警表示,他們目信今次行動後,這個地下交易市場的「黃金時代」已結束。 

在澳洲,所有人必須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離。在室內場所,必須保持每人至少有4平方米的空間。

如懷疑感染新冠病毒,請致電家庭醫生求助,切勿直接前往醫院或診所。如有需要,請撥打 1800 020 080 致電「全國新冠病毒健康資訊熱線」。

如遇呼吸困難或緊急醫療事故,請立即致電000

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最新報導,請前往sbs.com.au/language/cantonese/coronavirus-updates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廣東話節目 Facebook 專頁,或訂閱廣東話節目 Telegram 頻道


分享

Published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