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事(10月19日)

維州北部洪災持續,多個地區已發出疏散令。

VIC FLOODS

維州北部梅里河預計今日會漲至高峰。 Source: AAP / DIEGO FEDELE/AAPIMAGE

維州北部今日料再受洪災侵襲

維州北部受到洪水威脅的居民正努力造好準備,預料梅里河(Murray River)今日會開始漲至高峰。

多個地區有疏散令,包括Echuca和較小的鄉鎮Barmah和Lower Moira。估計水位可能會超越1993年水災時錄得的94.77米高度,鄉鎮Kerang可能會再次受到嚴重水浸破壞。

州長安德魯斯(Daniel Andrews)指一些居民被困在家中無法安全離開,需要救援人員協助。

「團隊的所有人員唯一應對目標就是提供支援和保證安全。當局會一直和居民並肩應付,而在過了這個階段之後,在洪水減退的時候,就會繼續善後工作,保證每一個居民都得到支援。」

不過一名原住民領袖指出,在接近新州邊界受到梅里河洪水威脅的居民得不到當局的支援。

Echuca附近的Cummeragundja保護區土地理事會長老Leon Atkinson指當局應該協助居民造好洪水戒備,但是他聲稱要自己去找泥沙來製作防洪沙包。

與此和時,新州今日起會再有降雨。預測明日可能會有雷暴,已經出現水災的河流地區可能會再受到洪水影響。西北面、中西部、和西南內陸的集水區再次有水災威脅。

本周,接近維州邊界的鄉鎮Moama已經有數百居民要疏散。

澳洲與新加坡達成「綠色經濟」協議

澳洲和新加坡達成一項 「綠色經濟」協議,加強在氣候投資、金融、和科技方面的合作。

聯邦總理艾巴尼斯表示,這項協議可以幫助兩國過渡到淨零排放。

他說:「這項綠色經濟協議顯示出雙方共和決意應付挑戰,過渡到淨零排放經濟。將會支持清潔能源創意、創造商機和就業機會、有助達到排放目標,和時令澳洲成為再生能源的超級國。」

而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表示,很高興首次簽署綠色經濟協議的夥伴是澳洲。他指這項協議可以推廣綠色科技的發展和商業化。

日揆周末到訪西澳 料加強能源合作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今個周末將會訪問澳洲,成為2018年以來首位到訪的日本首相。

他會在星期六抵達珀斯,和聯邦總理艾巴尼斯進行年度澳日領袖會談。

艾巴尼斯發聲明表示,日本是澳洲的緊密和可信賴的盟友,雙方的夥伴關是對兩國的戰略和經濟利益有關鍵作用。

兩位領袖將會商討氣候變化、清潔能源科技、供應鏈、和加強國防和安全夥伴合作等問題。

艾巴尼斯說,澳洲會繼續為日本提供穩定的能源供應,包括氫氣能源等。

英國調查中領館毆打香港示威者事件

英國警方正調查一名示威者,在曼切斯特的中國領事館外針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抗議期間、懷疑被拉入領館毆打的指控。

在事發時據稱遭到襲擊的男子一度要由英國警察進行營救,事件亦引起英國外交部擔憂。外交大臣高仕文表示,他已要求中方要尊重在英國的人享有「和平示威」的權利。

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表示,當發生危及安全的騷亂時,中國的外交機構、可以採取必要措施。

他說並不知道事件的具體情況,但強調:「中國駐英使領館始終遵守所在國法律。但中方也希望英國應該要根據《維也納外交關係公約》及《領事關係公約》,為中國駐英使領館的正常運作提供便利。」

兩國讚揚中共幫助全球擺脫貧困

中共二十大會議進行期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交待他將通過具中國特式的社會主義再次為中國爭光的宏願。

會議期間,斯里蘭卡及埃塞俄比亞的領袖亦讚揚中國的成就。埃國執政繁榮黨的總書記法拉(Adam Farah)表示,中國正幫助各國擺脫貧困。

他說:「10年以來,以習近平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實現以創新為基礎的高質素發展,並帶領很多人脫貧,為整個世界帶來新的積極前景。」

瑞典丹麥證實北溪管道受爆炸破壞

瑞典的消息指,他們透過水底鏡頭的片段證實,至少有50 米的北溪一號天然氣管道,在上個月俄烏衝突期間的爆炸中受破壞。

丹麥警方昨日已證實,在他們區內的北溪天然氣管受損是由強烈的爆炸造成後,瑞典當局亦對他們的經濟區內情況展開調查,並獲得實質的破壞證據。丹麥首都哥本哈根的警方計劃組建一個專責小組展開調查。

上個月的爆炸,發生在波羅的海附近,北溪1號和2號天然氣管道中,共發現四處洩漏點。

北約向烏克蘭提供先進防空系統

北約計劃本周將會加強向烏克蘭提供先進的反導及防空系統,以應對俄羅斯無人機近日對烏關鍵基建作出的攻撃。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表示,在過去一周,俄軍無人機已摧毀了烏克蘭近三份之一的發電站。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伯格(Jens Stoltenberg)表示,最好的回應是盟友能為加強防空系統作出貢獻。


另外,扎波羅熱的核電廠的管理方表示,俄羅斯的新一輪砲擊令核電廠的電力供應再次切斷。


這間歐洲最重要的核電廠,本身亦需要有電力,為廠內的關鍵安全系統供電。當砲擊切斷供電後,他們現在被迫要依賴柴油發電機,作為權宜的安排。

歐盟商討共同制定天然氣價格上限

與此和時,歐盟領導人已召開會議,確保飆升的能源價格及供應短缺不會為當地已陷入困境的經濟帶來進一步壓力。與會者亦會討論,是否可以實施共同天然氣價格上限去壓低燃料價格。

復興歐洲黨的歐洲議會議員Guy Verhofstadt表示,他對歐盟委員會目前對能源危機的反應感到失望。

「現在這場能源危機已經持續 8 個月了。但我還沒見到歐盟提出一致的計劃。情況非常令人失望。歐盟未來的工作應該採用具全球視野及結構性的方式來進行,而並非分散進行。但一直無人提出這一點,只空談定價上限及暴利稅等問題,而漠視應對這場能源危機的大圖畫。」

會議的另一項的目標,是希望所有 27 個成員國,團結一致反對俄羅斯總統普京的侵略行動。

委內瑞拉山泥傾瀉毀50戶釀3死

委內瑞拉一個富裕社區Los Castaños發生嚴重山泥傾瀉,造成三人死亡,約 50 間房屋被摧毀。

這場意外在周一(10月17日)晚上發生,救援隊在周二在當地搜救受災居民。

Emiyexi Dorante是當地的一名傭工,他的房屋在災難中受毀壞。他說見到其他人和房屋被洪水沖走,那種感覺並不好受。

「我們被拯救是上帝對我們的回應。這晚是漫長的晚上,但我們很好,感謝上帝。我們很快就會離開這裡。」

美國前太空人逝世 享年93歲

美國前太空員James McDivitt在亞利桑那州Tuscon的家中,於夢中安詳去世,享年 93 歲。

麥克迪維特於 1962 年被選為美國太空總署的第二組太空人後,曾參與多項特別的航天任務,包括1965 年的雙子座 4 號——即美國航天史上第一次太空艙外活動,以及1969 年的阿波羅 9 號登月任務。

他在1972年6月退伇,之後曾在多間公司擔任高層管理。

新州政府就工會關閉拍卡機入稟法院

新州鐵路工會決定採取工業行動,關閉Opal卡拍卡機。州政府表示會控訴工會,指行動違法以及危害公眾安全。

鐵路、電車及巴士工會宣佈,由明日起,每個工作日下午3點至7點,會關閉火車站和地鐵站的拍卡機,給乘客免費出入。

運輸廳長艾略特(David Elliott)表示州政府聯同雪梨火車公司決定到聯邦法院控訴工會,要求賠償。

他說關閉拍卡機的按鈕設計是要由合資格的人員在緊急情況下操作。他指工會的行動危害到乘客安全,和剝奪新州納稅人合法的收入。

另一方面,乘客要留意,如果入閘的時候拍了卡,但是3點後出閘時無法拍卡,可能會被收取高達$16.80的最高車費,而要向當局索取退款。

科研機構料澳洲量子科技市場蓬勃

澳洲科研機構加強了量子科技市場的預測。新的分析模型顯示,這種科技在2030年底之前會創造8,700個職位,到了2045年更會增加超過一倍到19,400個職位。

量子科技工業到了2030年,預計總值會達到22億元,到了2045年更加會達到60億元。

剛公佈的分析模型是基於目前的投資和研發人才的比例,假定澳洲將會獲得環球量子科技市場商機的5%。

澳洲科研機構總監Larry Marshall表示,現在是研究和商業發展之間的轉折點,必須要把握這個突破科技對本地一些大型工業的商機。

新州酒吧賭廳推出人面識別阻問題賭徒

新州的酒吧及俱樂部將推出面部識別鏡頭以識別問題賭徒。

新州酒店協會和ClubsNSW正在開發一個最先進的面部識別系統,以識別問題賭徒,明年將在所有俱樂部和酒店中推出。

這一些攝影機將用於實施自我禁令以遠離老虎機的賭徒。每位進入遊戲區的民眾都需要進行面部掃描,系統將自動與已註冊登記「自我禁令」的人士進行核對。

ClubsNSW主席Josh Landis表示,面部識別系統已經在新州近100間俱樂部中使用,而且有效防止已經登記「自我禁令」的顧客入內。

新州首置者地稅代印花稅措施提交議會

新州州長佩洛德希望所提出的印花稅改革可以在3月大選之前立法落實,但是未必能如期通過。

佩洛德提出容許首次置業人士,選擇每年繳交土地稅代替一次過的印花稅。他指目前的印花稅在首次置業者的一大障礙。

而工黨指這項措施是對家庭住宅「永久收稅」。工黨反對照政府的計劃在一月實施這項措施,而希望由3月大選來表決。

綠黨議員Abigail Boyd指綠黨未決定是否支持改革,並勸予政府「稍安毋躁」。

佩洛德已經將草案呈交上議院,而上議院決定對財案進行研訊。

體育消息

卡塔爾世界盃在下個月舉行,卡塔爾航空公司已宣佈會削減自己的航班,為其他國際航機騰出空間,讓球迷能夠順利參與世界盃賽事。

今屆世界盃的32 個入圍國家將會在當地8個體育場館作賽,預計約有 120 萬遊客會透過數百班的國際航機飛抵當地參與這項盛事。

卡塔爾航空公司的行政總裁Akbar Al Baker表示,因此航空公司已取消了大約 18 個目的地的航班,在機場騰出空間,以便迎接坐其他公司航班抵達的大量國際球迷。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廣東話節目 Facebook 專頁MeWe 專頁Twitter 專頁,或訂閱廣東話節目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1 min read

Published

By Ivan Leung, Jennifer Mok

Source: SBS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
今日大事(10月19日) | SBS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