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事(3月17日)

今日起,大約600萬名澳洲人可以預約注射他們的第一劑新冠病毒疫苗。

Prime Minister Scott Morrison holds a vial of AstraZeneca's coronavirus vaccine during a visit to the CSL lab in Parkville, Melbourne.

Australians have to accept that living with COVID is the future says Prime Minister Scott Morrison. Source: AAP

要點:

  • 約600萬澳人今起預約注射首劑疫苗
  • 澳洲強調阿斯利康疫苗安全有效
  • 澳參議員支持美國拒絕中國霸凌行為
  • 巴國新冠病例急升澳洲宣佈增援
  • 工黨批評律政部長波特應辭職
  • 香港有11人接種復必泰疫苗後送院
  • 意大利現8宗接種阿斯利康疫苗死例
  •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首次外訪日本
  • 聯合國警告:緬甸示威持續恐釀糧食短缺
  • 印度新冠暴增錄單日最高數字
  • 北韓金與正警告美國勿惹麻煩

約600萬澳人今起預約注射首劑疫苗

今日起,大約600萬名澳洲人可以預約注射他們的第一劑新冠病毒疫苗。

澳洲的全國疫苗接種計劃進入1B階段。與此同時,預料有1000間診所開始為澳洲人打阿斯利康疫苗。

在澳洲最高峰時期,將會有4000間診所可以注射疫苗。

當局將會向合資格在網上預約的人士公佈可以打針的地點。

澳洲強調阿斯利康疫苗安全有效

澳洲政府高層及衛生顧問表示,阿斯利康疫苗是安全且有效。較早前有政府後排議員呼籲暫停使用這款疫苗。

阿斯利康疫苗將會成為澳洲的主要新冠病毒疫苗,CSL位於墨爾本的藥廠預料由下星期開始本地生產這款疫苗,每星期製造100萬劑。

國家黨參議員加納文(Matt Canavan)希望政府可以跟隨歐洲多個國家,暫停使用阿斯利康疫苗,以調查它與凝血問題之間的關係。

不過,總理莫理遜(Scott Morrison )在國會上表示,加納文的觀點不代表政府政策。

莫理遜表示,在任何時候,澳洲人都應該聽從官員的建議,這些有關疫苗的建議,是基於政府顧問的專家意見。他認為國會所有成員都應該支持疫苗接種計劃。

澳參議員支持美國拒絕中國霸凌行為

中國政府表示,美國應該推動雙邊關係重回正軌。較早前,一名美國高層官員表示,在北京停止「經濟脅迫」澳洲之前,美中關係不會改善。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的印太協調員坎貝爾(Kurt Campbell )在《雪梨晨鋒報》及《時代報》的專訪中表示,美國不會丟下盟友。

國家黨參議員加納文(Matt Canavan )向九號台表示,歡迎美國及澳洲團結一致,他又批評中國的行為是霸凌。

加納文表示,勇氣是有感染力,澳洲過去一年一直非常勇敢,在中國的違法貿易制裁上採取堅定立場,中國是嘗試霸凌澳洲。他認為澳洲在一些情況下,的確是一個孤獨的受害者,但其他國家已經見到澳洲這個例子。他很開高興見到美國這等大國表示認同澳洲,不會容忍這些事。加納文認為,其他國家將會加入澳洲陣營。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示,澳中關係問題是源自澳洲。

新州調查Sofitel隔離酒店病例源頭

新州衛生當局繼續調查上週末的新冠病毒本地感染個案的源頭。

這宗病毒列入星期一的記錄,之後新州再無錄得新病例。目前仍未知道該名隔離酒店的職員如何受到感染,當局並無收到有人違反工作程序的報告。

當局今日公佈,該名職員工作的Sofitel Wentworth再有一名回國旅客確診。

州長貝莉珍妮安(Gladys Berejiklian)上個月提出,可以由今日起放寬一些防疫限制,包括在酒吧、俱樂部及婚禮的限制。當局今日按承諾放寬限制,容許酒吧客人可以站著喝酒。

巴國新冠病例急升澳洲宣佈增援

援助團體警告,巴布亞新畿內亞的新冠病毒個案正在度上升,全國正面公共衛生災難。

巴布亞在24小時內錄得100宗新病例及5人死於新冠病毒,預料澳洲將會宣佈增加對這個最鄰近國家的援助。

巴布亞目前的檢測比率仍然相對低,當地檢測並不是免費,不少人覺得是恥辱。即使是這麼低的檢測比率,過去24小時仍然有100人確診。

基督教扶窮團體澳洲彌迦會(Micah Australia)的執行董事科斯特洛(Tim Costello)表示,支援巴布亞脆弱的衛生系統,是澳洲的利益所在。

科斯特洛表示,巴布亞的疫情就好像林火燒遍整個國家咁,而且包圍著澳洲。正因為這樣,昆州州長帕拉謝伊如此關注事件,因為兩國之間的水域只差4公里,昆州好多新冠病人均來自巴布亞。

工黨批評律政部長波特應辭職

工黨表示,如果律政部長波特(Christian Porter)在與澳洲廣播公司打誹謗官司期間無法執行所有職務,便應該辭職。

被波特指涉及誹謗的,是澳洲廣播公司上個月26的一篇報道,標題是《莫理遜、多名參議員及聯邦警察談及內閣部長的一宗歷史性強姦指控》。

雖然該篇報道沒有提到波特的名字,但波特的律師指稱,篇報道造成誹謗,因為報道指控他在1988年強姦一名16歲少女,並且間接造成少女自殺。

總理莫理遜(Scott Morrison)證實,波特在3月31日放完精神健康假期之後,未能執行全部職務。

工黨影子律政部長載夫斯(Mark Dreyfus)表示,如果波特不能夠完成全部職務,便應該將職位交予政府內其他人。

香港有11人接種復必泰疫苗後送院

在香港昨日共錄得11宗,在患者接種復必泰疫苗後要送院的個案,其中9宗已經出院,兩宗留院觀察。截至當地昨晚8時為止,累計己有超過22萬名香港市民,接種第一劑疫苗,其中約17萬6千人接種科興疫苗,約5萬3千人接種復必泰疫苗。

與此同時,當地昨日新增18宗新冠肺炎確診個案,有13宗屬於本地感染,其中2宗源頭未明。據報,其中一名確診的38歲資訊科技工程師,在中環的滙豐銀行總行上班,而據悉,滙豐銀行總行,亦會在今日開始暫時關閉。

意大利現8宗接種阿斯利康疫苗死例

意大利發現8宗接種阿斯利康疫苗後死亡的個案。意大利的藥品管理局局長馬格里尼,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除了死亡個案,仍有4宗出現嚴重副作用的案例,部份病例是在接種多天後發現。但他表示,阿斯利康疫苗是安全的,好處與風險的比例屬正面,暫停使用是政治決定。

除意大利,包括德國、西班牙、法國、意大利和葡萄牙等一些歐洲的主要國家,已暫停接種阿斯利康疫苗,但歐洲藥品管理局仍然「深信」阿斯利康疫苗有效,當局的執行總監庫克(Emer Cooke)表示,有關的調查仍然進行緊,但他重申,接種疫苗的人患上血栓塞的比例,似乎並無比普通人群更高。

庫克表示,目前無跡象表明問題是袖由疫苗引起。在臨床試驗中,並無記錄得接種疫苗的人士,出現血栓塞的問題,問題亦並非是疫苗的一些「已知」或有預期的副作用。因此,在進行調查的過程中,當局仍然堅信,即使計算埋有關的住院和死亡風險,阿斯利康疫苗在預防新冠病毒方面所帶來的益處,仍然勝過疫苗的副作用所帶來的風險。

歐洲藥品管理局調查的最終結果,最快會在當地星期四公佈。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首次外訪日本

隨任美國總統拜登有意重新確認,與印太地區國家的同盟關係,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和國防部長奧斯丁,亦已前往日本與當地的國防部長和外長會面,亦是兩人作為拜登新班子的首次官式訪問。

雙方代表對中國在東海和南海日益擴大領土的野心,亦共同表達擔憂,布林肯強調,今次會談的重點是促進印太地區內的民主與人權狀況。

布林肯表示,他們正團結一致,希望建立一個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而各國亦會在區內遵守規則,並在可能的情況下進行合作,以和平方式解決分歧,尤其是當中國使用威逼或侵略的手法時。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則回應指,美日交流合作,應有助於增進地區內國家之間的互相理解及信任、團結合作,以及亞太地區和平穩定,不應針對第三方,或損害第三方利益。

聯合國警告:緬甸示威持續恐釀糧食短缺

緬甸反對軍事統治的示威遊行持續,據悉,示威者當中已有多人被殺害,在一天前,有74人被殺後,據報安全部隊在星期一亦開槍殺死了至少20人。與此同時,有數十名涉嫌被殺示威者的家人,正為死者舉行葬禮。

另一方面,聯合國糧食署警告,自今年2月1日以來,軍隊推翻由昂山素姬領導的民選政府,可能會導致緬甸出現全國性的糧食及燃料短缺,從而引發政治及經濟危機。

印度新冠暴增錄單日最高數字

印度在過去24小時內,錄得26,291宗新增新冠感染個案,是今年以來的單日最高記錄,使當地的確診總數,達至1130萬宗。

直至幾個星期之前,當地每天的確診數字,一度已降至每日10,000宗以下。但在在過去幾日,隨著另一波新冠疫情在印度爆發,當地每日的活躍個案數量,則一直增加。自1月16日以來,印度全國亦有近3000萬人接種疫苗。

北韓金與正警告美國勿惹麻煩

北韓首次對美國總統拜登的新政府發表公開言論,目前負責處理朝韓事務的金正恩妹妹金與正警告美國,切勿向北韓惹起麻煩。金與正發出聲明的時間,正值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及國防部長奧斯丁正及日本及韓國,商討北韓及印太地區內問題會談的期間。

北韓的國家電視台,在宣讀有關聲明時強調,金與正批評美國和南韓舉行聯合軍事演習,而向美國發出警告。

該名新聞主播表示,北韓希望藉此機會,警告美國新政府,因為對方正努力在北韓的國土內挑起火藥的味道,如果美國想在未來四年內能睡得好,便最好切勿惹事生非、對北韓首先作出挑釁。

她還表示,北韓亦將考慮放棄2018年簽署、有關緩解美朝軍事緊張局勢的雙邊協議。北韓以往亦多次通過導彈試驗,去回應美韓演習。



分享

1 min read

Published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