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
- 特朗普宣佈對日本、南韓、南非、馬來西亞、哈薩克等國徵收關稅。
- 歐洲聯盟暫時獲豁免,但其農業與食品出口仍面臨最高達17%的潛在關稅威脅。
- 目前僅英國與越南已在7月9日限期前達成貿易協議。
特朗普宣布,對美國兩大盟友日本與南韓的產品徵收25%進口關稅,同時亦將馬來西亞與哈薩克的產品列入同一稅率範疇。
此外,南非的關稅將提高至30%,老撾與緬甸則面臨40%的高額關稅。
印尼被課以32%,柬埔寨與泰國為36%。波斯尼亞的產品面臨30%關稅,而孟加拉及塞爾維亞則為35%。
特朗普早前於周末曾預告,他將發出首輪通知信函,正式通知各國將重新實施早於今年4月暫緩執行的高額關稅措施。
在致日本及南韓領導人的信中,特朗普以幾近相同的措辭指稱,兩國與美國的貿易關係「不幸地遠未達致互惠原則」(unfortunately, far from reciprocal),因此決定提高進口關稅。
根據信函內容,相關新關稅措施將於8月初正式生效。特朗普亦警告,若受影響國家作出報復措施,美方或將進一步升級關稅行動。
READ MORE

特朗普威脅中國累計徵收 104% 關稅 中方表示會奉陪到底
目前,受影響國家普遍已被徵收10%的進口關稅,該措施為特朗普早前對幾乎所有貿易夥伴實施的初步徵稅行動之一。
然而,特朗普表示,若各國調整其貿易政策,他願意考慮下調最新公佈的關稅幅度。他強調:「我們或許會考慮對這封信作出調整。」
日本首相石破茂(Shigeru Ishiba)較早前則表明,與華府的貿易談判中「不會輕易妥協」。
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Karoline Leavitt)周一向記者表示,特朗普將於當日稍後簽署行政命令,將原定於7月9日生效的高額關稅措施延後實施,新的生效日期將為8月1日。

白宮新聞秘書卡萊維特(Karoline Leavitt)表示,除日本及南韓外,預計尚有約12個貿易夥伴將陸續收到特朗普發出的正式關稅通知信函。 Source: Getty / Andrew Harnik
隨住關稅實施期限延後,萊維特表示,特朗普會於未來一個月內,根據各國與美國貿易談判進展,釐定所謂「對等關稅稅率」(reciprocal tariff rate)。
特朗普早在四月時,當時他稱之為「解放日」(Liberation Day),宣佈對多個世界經濟體實施全面性新關稅,聲言美國一直被「剝削」,因此要重新奪回公平貿易主導權。
READ MORE

美國對澳洲實施10%關稅 牛肉出口面臨挑戰
在市場動盪期間,特朗普隨後宣布將原定的關稅措施暫緩90日,該期限本應於本周三屆滿,若非最新一輪延期,關稅已正式生效。
儘管特朗普政府曾表示有望於7月前敲定數十項貿易協議,甚至一度高調宣稱要「90日內達成90個協議」,但目前成果仍然有限。
截至目前,華府僅與英國及越南達成協議;而美中兩國則同意,暫時互相下調早前高達三位數關稅的部分產品稅率。
當被問到為何特朗普選擇以南韓為首發對象時,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回應:「這是總統的特權,這些國家是由他親自挑選。」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周一表示,未來48小時內將會有多項協議公布:「我們將作出幾項宣布。」
「我們注意到,許多國家在談判立場上已經改變了態度。昨晚我個電郵信箱堆滿新提案及報價。」貝森特接受 CNBC 訪問時說。
佢補充,預計將會於數周內與中國財政官員會晤。
中美雙方早前曾於日內瓦及倫敦舉行高層會談,但雙方就互相暫停徵收關稅的協議即將於八月中到期,目前未見明確延長安排。
面對外界質疑貿易協議進展緩慢,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貿易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回應稱,對現階段取得的進展「感到滿意」。
與此同時,特朗普再度發出威脅,揚言將對與金磚國家(BRICS)保持緊密合作的國家加徵額外10%關稅,指責相關國家在最近一次峰會中批評美國貿易政策,屬「反美行徑」。
各國政府則正加緊與華府磋商,希望能避過新一輪懲罰性關稅。
歐洲委員會表示,歐盟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周日與特朗普通話時,就雙邊貿易事務進行「良好交流」。
據路透社引述知情歐盟官員透露,歐盟目前暫時不在美國即將發出的關稅通知名單之內。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