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月前,五名搶匪在光天化日下衝入超市翻越櫃檯,搶走大批香煙,其中一人更揮動開山刀,嚇怕超市職員及顧客。
該超市經理「卡本特」(Adam Carpenter)向澳洲廣播公司(ABC)表示:「光是刀刃就至少有一英尺長,非常嚇人。」
他在位於墨爾本東郊博羅尼亞(Boronia)、鄰近丹德農山脈的一家小型IGA 超市工作。
在監控畫面中,可以看到搶匪在顧客與超市員工面前,搶走大批香煙。
卡本特表示,雖然搶案發生在幾個月前,但仍然影響至今。
「當時收銀台的那位女士已經 60 多歲了,沒有人應該遭遇這種事,尤其是這個年紀的人。」
「那時還有一名年輕女孩在場,她也嚴重受驚,情緒崩潰。」
刀械犯罪推動法律改變
這類犯罪行為正是維州從今天起禁止開山刀的原因。
5 月起,在維州銷售開山刀已被列為非法,作為永久禁令的第一步。
同一個月內,敵對幫派之間的一場持刀衝突,導致北地購物中心(Northland Shopping Centre)陷入混亂,並被迫封鎖。
這令人震驚的一幕也推動了法律改革。
在維州經營超過 20 間商店的零售公司Reddrop Group、行政總裁魏默(Lincoln Wymer)表示,小型商店與零售員工多年來,面對日益暴力的犯罪一直首當其衝,卻鮮有獲得關注。
「我們作為零售商,覺得這裡就像西部荒野,沒有人聆聽我們的困境。」
「這原本應該是一份輕鬆的工作,一份課後兼職,在當地雜貨店幫忙。但如今有時卻覺得像是站在軍隊的前線。」
魏默支持禁止開山刀,但認為還需要採取更多行動,來應對持續發生的暴力事件。
「希望我們能從街頭盡量收回開山刀,但外面已經有太多了,罪犯還是會繼續保留著這些違禁品。」
「我們看到『蜂擁式攻擊』持續增加,去年開始愈來愈嚴重,他們一次過會襲擊四、五間商店。」
魏默解釋,「蜂擁式攻擊」是指五、六人一起衝進店裡,威脅員工。
「他們只是恐嚇員工,主要搶走現金與香煙,看起來是有組織的。
「目前,我覺得年輕人來我們的店裡持刀犯罪,覺得自己很快就能脫身,幾個小時內就能交保釋放。
「犯罪就該付出跟成人一樣的代價,或許是解決之道。」
維州收緊保釋法
維州議會在 3 月通過更嚴格的保釋法,政府表示這些法律向維州人傳達了「強烈訊息」。
隨後又引入第二輪保釋法改革,包括新的「二次重犯規則」,讓被控第二次可公訴罪行的人,更難獲准保釋。
維州警務廳長卡賓斯(Anthony Carbines)於剛過去的星期日表示,任何被發現攜帶開山刀的人,都將面臨「嚴厲後果」。
「這只是我們正在實施的眾多新法律之一,用來支持維州警方的工作,包括全澳最嚴格的保釋審查。」
禁令寬限期
自從禁止銷售開山刀以來,警方表示平均每日繳獲 44 把相關刀械。
卡本特對此抱持希望:「這很好,是正確方向的一步。」
「雖然永遠不可能完美,像這樣的東西總會有黑市,但知道要取得開山刀更難了,讓我稍微安心一些。」
維州的開山刀禁令今日正式生效。(Wagga Wagga 當地警區提供)
持有開山刀的最高刑罰是 2 年監禁或超過 47,000 澳元罰款。
雖然禁令今日起生效,但寬限期會直至 11 月 30 日。
維州已經有超過 40 個設於警局的開山刀回收箱,民眾可將非法刀械投入,而不會受罰。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等政策,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