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陷阱?】「倒數計時器」如何強迫顧客於網上購物?

上網購物時,網站顯示「有另外10個人正瀏覽該貨品」,或是「只有少量存貨」等訊息時,你有否懷疑,陳述是否反映實情?

Pixabay (Creative Commons)

Hands holding mobile phone Source: Pixabay (Creative Commons)

澳洲廣播公司(ABC)報導,其網上調查發現,最多人擔心的網站強制戶客購物的技倆之一,就是顯示貨品存量及售賣時間的「倒數計時器」(countdown timer)的問題。

「倒數計時器」如何有助促銷?

所謂的倒數計時器,即於產品網頁內,顯示「有另外10個人正瀏覽該貨品」,或是「只有少量存貨」等訊息。

於網頁放置「倒數計時器」的做法,是源自營銷策略中:「口碑證明」(social proof)及「稀缺性」(scarcity),這兩個重要概念。換句話說,即其他人在買什麼,及剩下多少貨品。

新南威爾士大學商學院講師張博士(Veronica Zixi Jiang)解釋指:對消費者研究中,有一個術語叫「合理化需要」(need for justification)。

「口碑證明」就是「合理化需要」的一種。若網站上的信息表明某產品需求量很大,例如有100人剛剛購買了這個產品,客戶可能會以其受歡迎程度,去合理化他們購買該產品的意慾。

至於「稀缺性」,張博士指稀缺性信息亦會增加購買時的緊迫性,有網絡銷售公司於某個季度的收入報告內指出,稀缺性代表他們大部分產品,本質上都是罕有並特殊的物品,對公司的銷售情況有好大幫助。

於現實世界,貨物是否有「口碑證明」及「稀缺性」,客人可以一目了然,但網上的世界又如何驗證呢?

為何會出現虛假的稀缺性?

在某些情況下,網上商戶可以用特殊工具,來製造虛假的稀缺性。

應用程式Hurrify可以幫助商家,在其網頁上添加「倒數計時器」。

雖然程式亦可用作計算貨品的真際庫存數量,但其程式同時可以讓零售商自行修改存貨量。商戶可以自行設定一個特定時間內,貨品的存量及銷售量。

Hurrify的創辦人卡拉狄(Yousef Khalidi)表示,如何使用程式是由商家自行決定,Hurrify只是一個工具,情況就好像鐡錘可用作修理,亦可用來殺人一樣。

網頁技術支援公司 Fomo (fear of missing out)的創辦人古普(Ryan Kulp)就指出,雖然並所非所有產品數量資訊都被操控,但技術本身亦並非百份百準確的。

古普舉例說明話,尤其是當商店既有實體及網上兩種銷售模式的事候,可以出現的情況是,商戶倉庫內,某貨品有30件存貨,但只有兩件可於售賣後寄出,所以網上則顯示只剩下兩件貨品。

某貨品真有那麼好賣嗎?

古普指,消費者行為好多時比庫存量更容易驗證。例如有幾多人將某項貨品點擊加入購物車,但並不代表信息不能被誇大。

零售網站Kogan的始辦人高根(Ruslan Kogan)說,不守規舉的公司比比偕是。而消費者必對網上顥示的銷售訊資經常存疑。並問自己是否可以信任某網站的陳述。

例如有網站說目前有21個人在他們的購物車中加入某項物品,消費者必𥳗了解,到底該信息顯示的是指過去五分鐘還是過去五天。

消費者能做什麼?

張博士建議顧客應避免隨意瀏覽消費網站。她說:在你進入消費網站之前,嘗試列出購物清單,並更具體地思考產品是否有用,有助減低這些信息對你的影響。


分享

1 min read

Published

Updated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