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 30 位來自企業界、工會和公民團體的領袖,將於星期二(8月19日)齊集坎培拉,展開為期三天的辯論與討論,聚焦澳洲的經濟未來。
今次的峰會於 6 月首次宣布,是政府尋求在經濟改革上建立全國共識的重要部份。
財長查默斯表示,圓桌會議上的討論將成為「未來三份聯邦財政預算案甚至更長遠政策」的基礎。改革議題廣泛且具爭議,包括重大稅制改革、放寬人工智能監管,以及推行四日工作周等。

財長查默斯( Jim Chalmers)在舉行為期三日的經濟改革圓桌會議前,向傳媒發言。 Source: AAP / Mick Tsikas
圓桌會議的目的
艾巴尼斯 6 月宣布會議時表示,目的是「為進一步的經濟改革爭取最廣泛的支持」。
會議將聚焦於澳洲亟需的長期改革,特別是改善生產力低迷的問題,這是生活水平的關鍵指標。
儲備銀行(RBA)上星期下調生產力增長預測,由 1% 下調至 0.7%。儲銀的經濟展望指出,生產力放緩將拖累企業收益、家庭收入與需求。澳洲統計局的數據顯示,自 2016 年以來生產力已持續下滑。
查默斯向記者表示:「生產力是我們經濟中最嚴峻的挑戰。」
誰會出席?
會議分為三大主題:
- 星期二:韌性(Resilience)
- 星期三:生產力(Productivity)
- 星期四:財政預算案可持續性與稅制改革(Budget sustainability & Tax reform)
受邀者包括約 30 位來自商界、工會運動及公民團體的領袖,與經濟學專家、政策專家及政府部門首長一同出席。來自銀行業、大學、礦業及退休金等行業代表也會出席圓桌會議。

儲備銀行行長布洛克( Michele Bullock )。 Source: AAP / Dan Himbrechts
主要討論議題
- 房屋:政府高度優先考慮。澳洲廣播公司ABC 取得的外洩文件顯示,可能考慮放寬管制以增加房屋供應,包括暫停《國家建築規範》(National Construction Code),以及改革《環境保護及生物多樣性法》(EPBC Act),以加快開審批。
- 人工智能:生產力委員會呼籲減少人工智能 AI 監管,以促進生產力,但遭到工會與創意產業反對,工會擔憂勞工與智慧財產權受損。
- 稅制改革:獨立國會議員錢妮( Kate Chaney) 建議將消費稅(GST)提高至 15%,並給予個人每年 3,300元的抵扣金;同時,生產力委員會建議降低中小企業的公司稅率以刺激投資。
- 其他議題:負扣稅改革、工會推動的四日工作周,以及重推排碳稅。
外界疑慮
上星期,澳洲廣播公司 ABC 報道的財政部外洩建議引發質疑,認為會議成果或早已被預設。聯邦在野兩黨聯盟財務發言人奧布萊恩( Ted O’Brien) 警告,會議恐淪為目的「為工黨政策背書」,可能成為 「特權階層的空談」。
艾巴尼斯回應稱,他們「正在等待論壇的召開,屆時各種想法將透過正常的政府程序提出。好的政策就是這樣產生的」。

總理艾巴尼斯( Anthony Albanese)為經濟圓桌會議的目的護航,指透過會議提出各種想法,有助產生良好經濟政策。 Source: AAP / Dean Lewins
不過,政府已確認不會採納所有討論中的提案。
不會出現的改革
查默斯已否決工會提出的「四日工作周」,稱「這不是我們正在考慮的」。
金融部長加拉格爾( Katy Gallagher)就暗示傾向推進「遙距在家工作」的靈活安排。
加拉格爾星期一接受7號台早晨節目訪問時表示,政府支持與工會等各方合作,保障員工的上班的彈性,以兼顧生活與工作。
艾巴尼斯上星期亦淡化稅改前景,強調「唯一會實施的稅制政策,就是我們在大選承諾過的」。
查默斯在星期一於國會大樓外表示:「我抱持務實但樂觀的態度。我不認為三天就能解決所有經濟挑戰,但這三天能為未來三份財案甚至更長遠政策提供指引,我對此非常期待。」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及節目重溫。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