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報告顯示,五份一澳洲家庭難以支付能源帳單,而租屋人士的情況更嚴重,因為租屋物業的太陽能和隔熱設備「極度不足」。
根據這份由「澳洲能源消費者協會」(Energy Consumers Australia, ECA)發布的報告,超過十份一家庭要將超過 6% 的收入用於繳交能源費用,而這是能源困難(energy hardship)的其中重要指標。
低收入家庭更可能面臨各種形式的財務壓力,包括無法支付電費,或為了慳電而被迫放棄使用暖氣與冷氣。
新州、昆州東南部和南澳近 50 萬戶家庭在今個月7月1日電費上調,原因是澳洲能源監管機構將「默認市場報價」(DMO,Default Market Offer)上調。
報告顯示甚麼?
報告顯示,成千上萬名澳洲人因財務困境正面臨艱難抉擇,到底是繳帳單還是使用基本生活設施。

報告顯示,很多嚴重受電費激增影響到家庭,未有使用或不了解政府為協助降低能源開支的援助計劃。 Source: SBS
- 54% 的租屋者
- 46% 的房屋按揭供款者
表示有財務壓力。
隨著家庭收入增加,這些比例會大幅下降:
- 年收入達 15 萬元以上 的家庭中,只有 11% 的租屋者 和 6% 的房屋按揭貸款者面臨能源困難。
自置物業人士則較不易出現同樣的財務壓力。
澳洲能源消費者協會公共事務及策略總經理史蒂芬絲(Liz Stephens)向 SBS 表示,這些調查結果顯示,能源零售商與政府需要立即採取行動,以解決家庭面臨的財政壓力。
她說:「如果不果斷採取行動解決,全澳很多人將繼續面對無法負擔的能源開支、不安全的居住環境、健康惡化與持續的財務壓力。」
租屋者情況最惡劣
史蒂芬絲指出,租屋人士受到能源價格上升的影響,更為嚴重,是「不成正比的高」。

在各項能源困難指標中,租住房屋人士陷入困境或正面臨能源困難的機率,是不成正比的高。 Source: SBS
「這不只導致租戶能源費用增加,加劇生活開支壓力,也讓他們更難脫離財務困境。因為能源效率低的住宅冬天難保暖、夏天難降溫,電費自然更高,進一步加劇能源困難。」
其中一個明顯的指標就是住宅安裝太陽能板與隔熱設備的比例:
- 僅有 9% 的租屋者可使用太陽能電力,
- 相比之下,41% 的償還按揭的家庭和 48% 的全額擁屋者有太陽能設備。
此外,報告指出,約三份二的租屋者缺乏至少一種隔熱設施,例如天花板隔熱層、地板隔熱層、雙層或三層玻璃窗、或是防風設施。
全澳的正償還房屋貸款人士,64% 有至少一項隔熱設施;而完全擁有房屋者就有高達 80%。
報告認為,房東缺乏改善這些設施的動力,因為投資回報不明顯;而租戶則往往無力自己改裝,或不願意對不是自己擁有的物業投入成本。
目前,只有首都領地和維州,對出租物業實施最低能源效能標準,大多數其他州和領地則尚未跟隨。
史蒂芬絲說:「我們希望看到全國統一的出租房屋最低能源效能標準。」
不過,部份州正推動改革。2019 年,所有州府曾承諾,在 2022 年底前建立一套出租房屋能源效能標準框架,並於其後幾年逐步實施。但有些州進度較慢,落後於預期。
面對高昂電費能做甚麼?
無論是否擁有房屋,如果無法負擔電費帳單,其實還是有方法應對。
史蒂芬絲建議:「第一步就是儘早聯絡你的能源供應商,看看他們能提供甚麼支援。直接告訴他們你遇到困難,需要協助支付電費。你有權獲得幫助。」

比較網站 Canstar 的調查顯示,超過三份而澳洲人使用同一能源供應商超過兩年。 Source: SBS
而且所有能源零售商都必須設有住宅用戶困難支援計畫(hardship program),你可以申請加入。
該計畫會提供多種付款選項,包括調整付款頻率或時間、分期支付,甚至是協助付款或配對付款(payment matching)。
比較網站 Canstar 數據分析總監廷德爾(Sally Tindall)則表示,數百萬澳洲人正在支付超出應有的電費與燃氣費,只因為他們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檢視自己是否還在使用划算方案。
她對 SBS 說:「我們的研究顯示,在某些地區,一般家庭如果從平均價格方案轉換到市場上最便宜的方案,一年最多可以節省 406 元,對於大家庭甚至更多。」
「對某些家庭而言,可能就是這個差額,就決定能否按時繳清下一兩期電費,還是必須打電話給供應商申請困難支援。」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及節目重溫。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