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媒全面撤華後,中國可能針對台灣駐中媒體嗎?

隨著中國針對美、澳兩國記者開刀,台灣駐中國的記者有可能成為兩岸關系冰冷下的政治角力籌碼嗎?

Australian journalist back from China

Source: SBS

日前,澳洲駐華最後兩名記者離開中國後,已沒有任何澳洲媒體在中國駐點。更早前,3月時,中國則驅逐了三家美國報社記者。

與中國一海之隔的台灣,也有多名記者派駐在中國上海及北京等地,過去未曾有台灣記者遭中國驅離,反而是台灣在今年7月,驅離兩名中國駐台記者。隨著中國針對美、澳兩國記者開刀,台灣駐中國的記者有可能成為兩岸關系冰冷下的政治角力籌碼嗎?

台灣學者及長年報道中國議題的台灣資深記者皆認為,中國視台灣議題為內政,因此與美、澳兩國的外交處理方式並不同,因此驅離台灣記者的可能性非常低。

無國界記者組織(RSF)則認為,中國持續緊縮新聞自由併加彊大外宣的同時, 似乎已認為大外宣已能呈現出中國的“美好”形象,因此外國駐華記者存在的必要性越來越不大,因此逐漸縮減駐華外媒人數。
台灣記者會成為目標嗎?

中美、中澳關系緊張都延伸到媒體層面,自從台灣總統蔡英文上任後,兩岸關系逐漸降溫,蔡英文今年連任後,兩岸關系及互動持續冰冷,這幾天,中國軍事動作更是頻繁,不斷在台灣附近海域進行軍演,引發台灣外交部及國防部親上火線,譴責中國的軍事行動。

兩岸的外角力會不會像中美或中澳緊張關系,延伸到媒體層面?台灣學者直接給了否定答案,台灣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副教授陳宗岩表示,中國在處理台灣議題時,本質上放在內政中處理,而不是在外交框架下。他對SBS普通話說,台灣駐中國的記者,雖然有民主素養及靈魂,但不太會踩到中國的底線,並認為,若有類似傾向也很難經過審核而派駐中國。

他補充,中國政府對派駐中國的台灣記者進行身份背景審核,一定比歐美國家的記者更加嚴格,而且派駐中國的台灣媒體,除了台灣國家通訊社《中央社》,大部分是立場較為友中的媒體,驅除他們對北京並沒有好處,因為對他們友善的報導露出可能會因此減少。

陳宗岩強調,北京驅逐外國記者仍是在中美及中澳關系,大背景下,國家角力中的其中一環,西方記者在中國的報道常著墨在民主、自由、人權上,中美、中澳關係好的時候,中國會允許部分記者報道相關議題,只要中國內部民眾看不到不干預,但現在隨著外交關係不佳,就會有像是驅離等積極動作。

陳宗岩向SBS普通話解釋:“不管台灣哪個媒體要去中國駐點,一定要中國同意,但對於其他國家的媒體而言,跟中國的談判籌碼一定比台灣多還要多。”他認為,中國要驅逐台灣的記者機率不大,除非他們發現台灣駐中國記者,不只有報導新聞的目的,才可能被做出處置。

陳宗岩表示,兩岸關系並非在短期內突然惡化,不像是中美發生關閉地方大使館這種劇烈轉變,而是在“民進黨上任就逐漸不再熱絡,但也沒有重大改變”,因此驅逐台灣記者的可能性幾乎趨近於零。並補充,加上部分台灣媒體非常依賴中國大陸的市場,因此媒體互動應該不會突然停止。

今年7月,台灣官方認為中國《東南衛視》2名駐台記者違反規定,而要求兩名中國記者離開台灣,中國國台辦當時批評,這是民進黨當局的“蠻橫無理打壓”,並要求民進黨當局“立即停止無理做法……否則由此引發的一切後果,由民進黨當局承擔。”不過,中國至今並未針對駐中國的台灣記者有任何動作,目前仍持續接受台灣記者申請駐點中國。

長年報道中國議題的台灣資深記者指出,一個國家要驅逐另外一個國家的記者,會盤算兩個面向:進行報復或是取得實質利益。

他認為,台灣媒體在中國有駐地記者對中國好處相對比台灣比較多,因為駐台灣的中國記者都是以宣傳目的為主的官媒,“若中國驅逐台灣記者,那台灣是否也可以也禁止中國記者到台灣?誰的損失比較大?”

根據台灣政府統計,自2016年1月至2020年5月底止,共有中國大陸記者704人次赴台駐點採訪,其中包括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央電視台等10家中國媒體。

這名不願具名的台灣資深記者向SBS普通話說,“中國開放台灣記者派駐噹地及派記者到台灣駐點採訪,一定有統戰的戰略跟戰術在其中,而台灣則沒有這個需求。

他併解釋,媒體記者在民主國家和極權國家在本質上角色就不一樣,中國驅逐澳洲媒體,在外交上宣示意味非常明顯,要營造出對立氣氛,但對台灣則沒有這麼做的必要性,因為對台灣也不會形成籌碼,對中國不能拿到任何好處。
驅逐外媒記者造成全球損失

今年2月開始起,中國兩次驅離駐京的美國記者,而在約一週前,兩名澳洲記者離開中國後,中國就沒有任何一家獲得專業認可的澳洲媒體。

駐華外國記者協會曾指出,光是今年上半年,中國已經驅逐了17名外國記者,這對於全球希望繼續了解中國的人們來說是極大損失。

加上這兩名剛離開中國的澳洲記者,今年共有19名駐中國的外國記者離開中國,無國界記者組織東亞辦事處執行長艾瑋昂(Cédric Alviani)對SBS普通話指出,中國不斷驅逐外國記者,是對所有民主國家的損失,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嚴峻之際,大家更難了解中國內部發生的事。

艾瑋昂舉新冠肺炎疫情為例:“疫情證明病毒沒有國界,中國試圖隱藏或否認疫情,但這些問題仍然存在,問題不會因為否認就不存在。”

他向SBS普通話說明,許多民主國家已經髮現中國大外宣的存在,開始作出因應即使出對策。

6月時,澳洲曾根據一項調查外國干預的相關證據針對中國駐澳記者住所進行搜查行動,更早前,美國也曾要求5家在美國的中國官方媒體資遣中國籍員工,其中包含新華社、中國環球電視網、中國國際廣播電台、中國日報與美國海天發展。

艾瑋昂說,中國的大外宣越做越精致,他們以專業的新聞報道包裝背後的大外宣,試圖重塑全世界的新聞媒體秩序,希望將專業新聞改造成中國政府的宣傳機器。他說:“中國的大外宣呈現方式越來越像真的新聞報道,他們正在重新定義何謂『新聞』?”

新華社2019年10月曾報道,國務院及河北省人民政府等單位主辦的“非官方”世界華文傳媒論壇在石家莊舉行,並邀情多家各國的華文媒體參與,其中包括美、歐、東南亞及澳洲等華文媒體,目的是要塑造中國形象及傳播中華文化,講好中國故事等。
澳大利亞人必鬚與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離,請查看您所在州或領地的最新社交限制措施

如果您出現感冒或流感症狀,請留在家中併致電家庭醫生或全國冠狀病毒健康信息熱線1800 020 080安排測試

SBS致力於用63種語言報道最新的COVID-19新聞和信息,詳情請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

(本文系SBS原創內容,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如需內容合作,請來函聯系:Mandarin.Program@sbs.com.au。)

 


分享

Published

Updated

By Zachary Lee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
澳媒全面撤華後,中國可能針對台灣駐中媒體嗎? | SBS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