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止痛藥 Nurofen 成份增心臟停頓風險

丹麥研究指,止痛及退燒藥 Nurofen 中的成份布洛芬 (Ibuprofen) 與心搏驟停 (Cardiac arrest) 風險增加31%有關。

Packets of the painkiller Nurofen

A federal court has found Nurofen's range of targeted painkillers all contain the same ingredients. (AAP) Source: AAP

丹麥研究指,止痛及退燒藥 Nurofen 中的成份布洛芬 (Ibuprofen) 與心搏驟停 (Cardiac arrest) 風險增加31%有關。

澳聯社報導指,研究用10年時間調查接近3萬名病人,指藥物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包括布洛芬(Ibuprofen),與通常以 Nurofen 和 Advil 的形式出售,與心搏驟停風險增加31%有關。

丹麥哥本哈根大學醫院心臟專科教授吉斯拉森 (Gunnar Gislason) 表示,容許這些藥物無需醫生處方出售,等於告訴公眾,藥物一定安全。

研究通過丹麥心搏驟停登記記錄 (Dandish Cardiac Arrest Registry)查訪2001年至2010年丹麥所有出院的心搏驟停病人,並收集所有自1995年起,在丹麥藥房處方並已領取的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的資料,包括雙氯芬酸鈉(Diclofenac)、萘普生(Naproxen)、布洛芬 (Ibuprofen)、羅非昔布(Rofecoxib) 和COX-2抑制劑希樂葆 (Celecoxib)。

在28,947受訪病人當中,逾3300人在出現心搏驟停前30天,曾服食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最常用的是布洛芬和雙氯芬酸鈉。

研究指,服用雙氯芬酸鈉的病人與心搏驟停風險增加51%有關,服用布洛芬的病人與心搏驟停風險增加31%有關。

曾有研究指,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可壓縮控制心臟血流量的血管、導致血塊和血壓增加。

澳聯社引述澳洲心臟基金會發言人指,研究與累積的證據反映這類藥物對心臟構成風險,儘管風險很低,但確實存在。

發言人指,公眾無需恐慌,認為藥物只會使心臟病人的病徵惡化,不應導致正常人無故出現心搏驟停死亡:「實在無資料顯示藥物會無故引發心搏驟停或心臟病發,我認為非常不可能。」

發言人稱,關注點是並非每個人知道自己患有心臟病,認為澳洲需檢討所有無需處方的止痛藥,包括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在內。

發言人續稱,過量服食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可導致胃潰瘍和肝腎問題:「這不是朱古力糖,是需認真看待的藥物。」


分享

1 min read

Published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