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麗: 我們家的“中國詩詞大會”

我的大家庭裡有一個微信群,親戚們無論天南海北,國內國外,都在這一個群裡。通常老人家 們發發養生知識勵志雞湯,兄弟姐妹們發些網絡段子或“深度好文”,倒也各得其樂。然而在過去這個春節假期,老中青三代都在共同推荐一個節目:《中國詩詞大 會》。我不由得也看了幾期,隨後立刻推薦給老公和孩子們一起看。(文/虞美麗 專欄文章謝絕轉載)

CNTV screenshot

Source: CNTV screenshot

《中國詩詞大會》是中國央視推出的一檔文化益智節目,每期匯聚了百餘位詩詞愛好者及兩位詩詞屆的專家,通過詩詞知識的比拼及賞析,帶動觀眾重溫那些曾經學過的古詩詞,共同分享詩詞之美,感受詩詞之趣。

央視的節目有一個特點就是形式上的極盡絢麗,製作十分唯美而精良;再加上節目本身的生動有趣,令樸素的ABC們覺得十分新鮮而吸引,居然也能和我一起一集集地追下去。

說起來,孩子們能坐下來看這個節目,也和他們從就受到的古典詩詞的接觸和熏陶有關。說起來,我們家裡也時不時地會有這樣地“詩詞小會”,雖然磕磕碰碰,笑話不斷。

比如孩子小時候就開始背唐詩,“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小傢伙不明白意思,還以為“枯榮”是“窟窿”,背到這裡還會捅捅鼻孔以示生動。

再比如中秋臨近,中文學校裡讓寫關於中秋的作文,我也會給女兒講關於中秋的典故,還即興教她背“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並解釋“嬋娟”就是美女,這裡代指月亮。
過後考問起,小姑娘背誦:“但願人長久,千里共......美女!”

我們開車出去玩,正是春天,草色盈盈,我們背起“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怎麼也想不起下句。
小姑娘隨口接上:“煙花三月下揚州”——好吧,倒是應了春遊的景。

最有趣是現代詩。有一天在海邊玩。天氣極好,天藍海碧,心曠神怡。於是想起海子的詩,念給女兒聽: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餵馬,劈柴,周遊世界
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女兒回家向老公透露:媽媽想買海景房了。
…….
phoem
Source: CCTV Screenshot

我們曾經在新足跡華人論壇上熱烈討論過一個問題:為什麼國外長大的ABC們不想學中文?其中一個ABC孩子的發言就很有代表性,他說從他的生活中接觸到的中國文化,糟粕成分居多,比如重男輕女,等級森嚴,個性壓抑等,令他們感受不到中國文化的吸引。

那麼我真的希望他們能看到《中國詩詞大會》這樣的節目,或者通過其它任何形式接觸到中國的詩詞,領略到中國人曾經有過的,或開放豪邁,或瀟灑俊逸,或深沉悠遠,或精緻婉約的詩意生活。

任何一種文化的核心素養,都離不開一種詩意生活和詩意追求,中文如此,英文也如是。中國正是因為有過這樣的文化底色,才能幾千年來弦歌不輟,生生不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這種文化的詩意,不僅僅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這個節目中我就不止一次地看到來自美國,德國等的學習中文的西方面孔,以及成長於海外的華裔子弟,在詩詞中開啟自己的文化探索之旅。

所以我希望這種詩意的美好,會成為一座橋樑,來銜接起移民二代心中兩種文化的共生共長,並互相滋養,豐富他們還有我們的眼界和心靈。(文/虞美麗 專欄文章謝絕轉載)

分享

Published

Updated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
虞美麗: 我們家的“中國詩詞大會” | SBS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