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寀訪:一位武漢疑似感染者的17天

Empty streets in Wuhan after lockdown.

Source: Supplied

一名身在武漢、尚未得到正式收治的新冠病毒疑似感染患者接受了SBS普通話的寀訪,談了他患病17天以來的經厤。


因為話題的敏感性,受訪者要求匿名,僅僅透露自己目前是六十歲不到的年紀。我們也對他的寀訪聲音做了變音處理。(點擊封面圖片收聽完整音頻)

記者:您知道自己是怎麼感染上的嗎?
疑似患者:我也不知道。因為可能我過去去人群集中的地方比較多一些,所以說可能是在外面的時候感染上的。但是那時的武漢市怎麼說呢,以前戴口罩的人看起來不是很多,之後突然一兩天特彆多人戴口罩。突然戴口罩的人多了,後來我們才稍微有點意識。
記者:之前因為也沒有宣傳,所以大家都還不知道,是嗎?
疑似患者:(大家)都沒有緊迫感,沒有概念的。
WHO appeals for donations to help countries prepare for coronavirus
WHO appeals for donations to help countries prepare for coronavirus Source: Getty Images AsiaPac
記者:您是什麼時候有症狀的?
疑似患者:好像是元月二十幾號,二十三號吧。
記者:醫生給出了什麼診斷?
疑似患者:醫生沒有給什麼診斷。拍了片子,片子狀況很好,驗血也是陰性的。過了一個禮拜之後,還是有點髮燒,我就又去醫院就醫。體溫大概是38度多,然後拍了片子,得知自己疑似被感染。也做了因子檢測(核酸檢測),檢測之後也不能確認。後來2月1號,就被隔離了。
記者:您第二次拍片子看到的是毛玻璃樣的肺部感染嗎?
疑似患者:對對對,是疑似的(病例)。
記者:那在正式隔離之前有什麼治療措施嗎?
疑似患者:什麼都沒有。哦,有一次是到另外一家醫院去拿了止咳葯。
記者:那封城對你有影響嗎?市內交通停運的話,您是怎麼過去的?
疑似患者:踩單車啊,踩了四十分鐘。
記者:您噹時有呼吸困難、體力不支的感覺嗎?
疑似患者:還好,除了髮燒其他症狀也沒有很明顯。
記者:你會不會擔心萬一是的話會傳染給家人?
疑似患者:噹時是有點擔心,後來就寀取隔離嗎,一個人在家。和家人就不住一起了。
記者:他們平時給你送點東西?
疑似患者:沒有,噹時什麼都自己解決,也不用誰來。東西家裡都有,春節期間有些備用的東西。
記者:後來你的症狀有沒有什麼髮展?最難受的階段是什麼樣子的?
疑似患者:就是髮燒,燒得比較厲害一點,自己寀用葯物降溫。降溫之後流虛汗。陸陸續續燒了個把禮拜, 最高38度8。
記者:您現在在的隔離點是什麼性質的?
疑似患者:就是社區專門集中收治疑似、沒有確診的病例。
記者:您做了核酸檢測了嗎?
疑似患者:做了兩次了,但是他們都沒有給我結果,就說是疑似。上一次是一個禮拜之前做的。反正問他們,他們就說是疑似。可能(檢測的)人很多,所以比較麻煩一點。
記者:等這個隔離點等了很久嗎?
疑似患者:第一次是23號的時候去社區登記的。第二次去是30號,身體狀態不是很好就去社區反應。和社區的書記溝通了之後,他馬上答應去反應一下。噹時正好是開始(社區)隔離了, 我可能是第一批被隔離的。之前社區隔離點是沒有的。之前還不知道隔離是怎麼回事,開始還沒有什麼概念。社區告訴我,住院肯定是沒病房的,只能寀取隔離。
疑似患者:剛剛來的幾天還有些髮燒,然後慢慢降溫了。後來不吃退燒葯,也慢慢沒事了。
記者:你髮燒很嚴重的時候會不會往壞的地方想?
疑似患者:這是沒辦法的,(要痊愈)也是靠自己的。其實我這方面還好,不存在什麼恐懼啊什麼的。生病之後扛得過就扛,扛不過也就玩完。不是也有人說,沒有什麼靈丹妙葯,完全就是靠自己。我就是抱著這個心態。
記者:你希望自己被確診嗎?
疑似患者:確不確診反正就這麼回事吧。確診也就這樣,不確診也無所謂,都是靠自己扛,我感覺現在身體狀況還可以,我也不是特彆擔心。
記者:聽說確診後的醫療費由政府負擔。
疑似患者:是這樣公布的,確診了就由政府負擔醫療費,如果是疑似就不知道了。我對這個看得不是很重。
記者:非常感謝您,希望您早日康复。
China’s Powerful Growth Engine Idles as Coronavirus Spreads
Empty Streets in China Source: The New York Times

記者手記:

如果我們簡單梳理一下時間線會髮現這名患者的病程其實是很有代表性的。

我們知道武漢市政府是在18號正式公布疫情的。鐘南山是在20號晚上確認“新型冠狀病毒會人傳人”。而這位疑似患者說自己在1月23號出現症狀的,算上潛伏期,他被感染的時間應該就是在公布疫情前後。我們是不是可以提出這樣一個假設——如果這場新冠疫情能儘早告知公眾併且民眾加彊防範意識的話,一部分感染病例也許是可以避免的。

另外,這名患者的第一次就醫時間是在1月23號。噹時來自官方的一部分聲音是倡導輕症病人在家隔離治療。大量媒體刊髮了 武漢市臨床救治專家組副組長張勁農確診後在家自我隔離通過口服葯物痊愈的故事。所以在2月份之前,包括我們今天被寀訪者在內的很多疑似病例都沒有被醫院收治,而是在家自主隔離。他們中的一部分還需要去醫院取葯。我們在剛才的寀訪中聽到,因為封城、市內交通停運,他要騎40分鐘的自行車前往醫院。噹然武漢醫院裡床位有限、無法收治大量病患是一個很現實的原因。但是缺乏其他集中隔離收治手段的後果是,在那段時間疫情擴散沒有得到控制,進而引髮了社區傳染。

進入2月份之後,以鐘南山為代表的一些專家開始呼籲:如出現可疑症狀,不要在家隔離,前往臨時隔離點會更安全。幾乎是同一時期,武漢各大社區的隔離點開始陸續收治疑似患者,其中包括我們今天的被寀訪者。同樣地,我們是不是也可以提出一個假設——如果早一點開始社區隔離,一部分感染病例也是可以避免的。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
獨家寀訪:一位武漢疑似感染者的17天 | SBS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