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國中的公民老師曾苡軒介紹,1月11日台灣民眾將選出新一任的正、副總統以及立委人選。
依照法律規定,正、副總統和立委任期一屆為四年,總統得以連任一次,也就是最長任期為八年;然而,立委為民意代表,任期併無限制,所以,在台灣有些立委已經任職長達20多年。
投票日噹天,台灣民眾將攜帶身分證和印章,前往戶籍所在地的投票所,圈選出心目中支持的候選人。
票投正、副總統候選人時,相對淺顯易懂,選民只需在一張選票上,圈選三組候選人噹中的支持對象即可。
然而,立委選舉寀“單一選區兩票制,”即一位選民有兩張票,分彆選出所在地的區域立委(全台共73 席)、以及政黨票選出全國不分區立委(全台共34席)。
曾以軒表示,此制度提供選民較彈性的空間,例如,有選民喜歡特定候選人,但不欣賞他所代表的政黨;又或者有選民支持特定政黨,但不一定喜歡他們推派的候選人。
曾苡軒解釋,台灣自2008年起寀取“單一選區兩票制”選出立委人選,各政黨將依照“立委政黨票”的投票結果比例,分配進入不分區立委的34席次。
此設計可望改變傳統上藍、綠兩黨制霸國會的現象,讓其他小黨有機會實現理念。然而,各政黨全國不分區立委的得票門檻為5%、約60萬人,換算約為整個東台灣的投票人口,對小黨而言,想要冒出頭仍有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