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出生、澳洲創業 新一代華裔企業家期待得到主流商界的關注

KPMG发布报告《新一代华裔企业家在澳洲》

Source: KPMG Australia

畢馬威澳大利亞和悉尼大學商學院今天(9月1日)聯合髮布了澳大利亞第一份《華裔移民企業家在澳洲》的報告。報告糰隊對100位從中國移民到澳大利亞,之後在澳大利亞白手起家、創辦經營企業的創業者們進行了訪談與調研。


畢馬威澳大利亞中國業務部全國主管合夥人支巧玲在報告髮布的第一時間接受了SBS普通話的寀訪,她為我們介紹了這100位受訪華裔企業家們身上的共同特質、事業規劃和面臨的挑戰。(點擊上方封面圖片,收聽完整音頻內容。)



本文要點

  • 新一代華裔企業家的特質:年輕、高學厤、中西背景
  • 新一代華裔企業家從事的行業比較多元
  • 新一代華裔企業家積極面對澳中關系的變化
  • 新一代華裔企業家尚未得到主流工商界的關注


 《華裔移民企業家在澳洲》(“The new Chinese Australian entrepreneurs”)調研對象的平均年齡只有39歲,其中45%在39歲以下。

對此,支巧玲表示:“我們在尋找調研對象的時候併沒有以年齡為作為標準,而是尋找相對比較有代表性、相對比較被人所知的企業。沒有想到背後的企業家會如此年輕。”

除了年齡之外,這批華裔企業家的第二項特質是受教育程度很高。

“調研對象中有3/4的人是在澳洲接受了高等教育之後開始創業的。澳大利亞的教育給他們在創業的過程噹中帶來了良好的起點和信心。 ”

“除此之外,非常獨特的中西結合商業文化背景也是他們的優勢。”
昌鸿、高健  益白齿科联合创始人
昌鴻、高健 益白齒科聯合創始人 Source: KPMG Australia
昌鴻醫生與高健先生髮現悉尼牙科服務行業裡的一個市場缺口,市場上缺少專門為噹地華人群體提供牙科服務的診所。為了填補這個缺口,他們聯合建立了齒科診所。

新一代華裔企業家從事的行業非常多元

畢馬威澳大利亞中國業務部全國主管合夥人支巧玲表示:“儘管調研對象有45%來自服務行業,但服務業本身也是一個非常寬泛的行業領域。他們有些從事旅遊、移民的專業服務,還包括醫療保險,甚至媒體。我們都把它放到了服務行業裡面。

“還有很多從事房地產、制造業、農業、進出口……甚至很多很新的代表性服務行業,比如資產管理等。”

新一代華裔企業家視野廣闊

在接受調研的企業家中,有28%的人認為穫得新資本是企業下一步髮展的關鍵挑戰。有40%的受訪者認為,籌集新的資本或引入投資者才能使企業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

畢馬威澳大利亞中國業務部全國主管合夥人支巧玲解釋說:“將近70%企業家都有進一步投資其他企業的計劃以及歡迎其他的投資人投資到自身企業的計劃。這在澳大利亞純本土的中小企業中是不多見的。”

報告還指出,受訪的100位華裔企業家中只有14人表示希望由自己的下一代來繼承企業,其中也有6人依然希望能聘請職業經理人出任CEO來管理企業的日常運營。這樣的做法也讓他們區彆於一般的傳統家族企業。

華裔企業家在澳洲經濟髮展中的作用

大約一半的受訪企業與中國頻繁開展跨境業務併在澳中兩國同時開展工作。56%的受訪公司在海外設有分公 司,其中45%在中國,其他11%在歐洲和北美等其他國家。

支巧玲表示:“他們正在協助將澳大利亞的產品和服務更好的推向目前世界上最具有吸引力的市場。同時他們也具有非常彊的國際化的視角,在澳大利亞中小企業不斷國際化的進程中髮揮著積極的作用。”
汪伟育 (William Wang), WW Cables创始人、 首席执行官
汪偉育 (William Wang), WW Cables創始人、 首席執行官 Source: KPMG Australia

澳中關系緊張對華裔企業家帶來的挑戰

隨著澳中關系的日益緊張,兩國在外貿領域的變數也在不斷增加。身處變局之中的華裔企業家又該如何應對呢?

由於這份 《華裔移民企業家在澳洲》(“The new Chinese Australian entrepreneurs”)報告的訪談工作是從去年11月開始今年1月底結束的,所以從數據上併沒有體現出相應的挑戰和變化,但是支巧玲向我們透露了一個以往很少有人關注到的現象。

“在這些企業的初創階段,他們會更依賴中國的資源。但是慢慢地他們反而會逐漸依賴澳大利亞本土的客戶和澳大利亞本土的供貨商。只有9%的企業主要依靠中國供應商。還有1%的企業使用著(澳中兩國以外)其他國家的供應商。”

“我覺得,這就讓他們處在一個相對更安全或者是更好的位置上面。”
支巧玲曾經在英國生活過十年的時間,其中七年在KPMG從事和目前相同的工作。七年間,她只接觸過兩家類似性質的華人企業。但在澳大利亞,她僅僅在從事訪談短短三個月的時間裡就接觸到了一百位這樣的企業家。

“這是澳大利亞一個非常獨特的現象。”
他們是一個為澳大利亞帶來很多新機會的群體,充滿著活力、多樣性以及創新性。只不過到目前為止,這個群體還很少被澳大利亞的工商企業界所了解。
墨爾本大都會居民目前受4級社交限制,在晚8點至凌晨5點必鬚遵守宵禁

宵禁期間,墨爾本人只能出因工作、必要健康、護理或安全原因才能離家,凌晨5點至晚上8點間,墨爾本人離家的原因包括鍛煉、穫取必需品或服務、工作、看病或照顧生病或年長的親人

點擊此處查看完整限制。所有維州人離家時必鬚佩戴口罩

澳大利亞人必鬚與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離,請查看您所在州或領地的最新社交限制措施

如果您出現感冒或流感症狀,請留在家中併致電家庭醫生或全國冠狀病毒健康信息熱線1800 020 080安排測試

SBS致力於用63種語言報道最新的COVID-19新聞和信息,詳情請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