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藥物,會不會影響性事?攝護腺肥大一定會降低性生活品質嗎?伍倫貢大學高齡和失智照護學資深講師Rita Chang,正和團隊針對多元文化與語言背景的慢性病病患族群(高血壓、糖尿病、痛風等),進行性生活品質和性健康知識的研究。
要點:
- 澳華慢性病病人因文化和語言障礙,不敢對外谘詢性健康知識
- 當前澳洲政府並未提供英語以外的性健康知識材料
- Rita Chang博士希望推動華人談性事不再羞於啟齒
Rita Chang博士表示,從雪梨的照護機構得知,臨床上有些非英語為母語的慢性病病人,會向機構谘詢性生活和性健康相關知識。然而,照護機構並不清楚這些族群對此的需求,同時,也未能提供英語以外的材料給病人。
因此,Rita Chang和團隊決定著手了解,在澳多元文化族群慢性病病患對性健康知識的需求,主要聚焦在華語、印度與和阿拉伯語社區。
這些族群對於性健康的需求方面,認知嚴重地不足。
Rita Chang解釋,以華人慢性病病人族群為例,礙於文化背景和語言的隔閡,他們通常不敢開口向照護員(尤其是非華人背景)詢問性健康知識。另一方面,由於當前的慢性病性健康知識文宣只有英文版,照護機構也不知道向哪些單位尋求更多的資源,來幫助華人病患。
一些錯誤的性知識通常會誤導華人慢性病病患,例如:服用慢性病的藥物是否影響性生活品質。Rita Chang表示,切除肥大的攝護腺後,其實並不會影響病人的性生活品質,然而,華人病人通常「不敢問或沒有辦法問」,也因為未能獲取正確性健康知識,導致後續影響到他的性生活品質。

Nearly two-thirds of Australians are overweight and half have a chronic disease, a new report says. (AAP) Source: AAP
談性事在華人文化中本來就較難以啟齒,「這個話題甚至連跟你的另外一半都不大願意提起。」
因此,即便研究透過完全匿名的網絡問卷進行調查,Rita Chang在華人族群中收集的成效並不彰,目前只搜集到50幾份問卷。她希望號召更多的華人慢性病患填寫問卷,幫助研究團隊真正地了解他們的需求。
性生活跟性關系是屬於馬斯洛需求理論的最基本需求,和空氣、水一樣。大家不用覺得很不好意思。
透過這份調查,Rita Chang希望能夠幫助生活在澳洲的華人族群:(一)對性健康有正確認知、(二)提供性健康知識的資源、(三)照顧單位能根據研究結果,提供華人群體更多的講座或是專門服務時間。
(點擊首圖收聽採訪podcast)
(本文系SBS中文原創內容,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如需內容合作,請來函聯繫:chinese@sbs.com.au或 mandarin.program@sbs.com.au)
澳大利亞人必須與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離,請查看您所在州或領地的最新社交限制措施。
如果您出現感冒或流感症狀,請留在家中並致電家庭醫生或全國冠狀病毒健康信息熱線1800 020 080安排測試。
SBS致力於用63種語言報道最新的COVID-19新聞和信息,詳情請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