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眾趙先生:現在中國髮展不是那麽好,國內各個行業急需大量資金。但是現在這麽多錢投到對外投資和髮展。很多大公司也把錢放在海外。我自己的邏輯就是,從毛澤東建政之後為了維持自己的政權穩定,採取對亞非拉大撒幣。到了習近平以後,現在應該明白這樣的模式髮展不下去,要改變,在和平演變巨大需求之下,要考慮社會轉型之後共產黨的地位。對非洲的投資都是國有企業,回收的利益幾乎是打水漂。此次大撒幣是為了主導未來中國轉型的主導地位採取的措施。
聽眾史先生:如果噹時毛澤東的計劃沒有實現的話中國怎麽回到聯合國呢?剛剛介紹了援助內容,這600億不是白送,是投資。網上謠言很多,這不是送的。非洲是中國一帶一路的重點,如果要和美日其他國家爭奪非洲主導權,完全應該這麽做。國內現在產能過剩,過剩的產能和資金投到外面是有好處的。那些意識形態有情緒性的髮言毫無意義。這些是很多專業性的問題。
聽眾吳先生:以前中國很窮,現在13億人口能夠成功沒有餓死,現在美國要和中國鬥,中國沒有怕。中國不要說600億,1000億也拿得出來。非洲很苦,中國以前也是,所以現在要幫助非洲。有的人是眼紅,因為他們不希望中國好。我們要記住自己是中華民族,能夠幫助非洲人民溫飽。
聽眾陳先生:國家以經濟利益為先,應該是有回報的,不會像媒體過分渲染的撒錢。現在報道都很隨意。非洲基礎建設非常差,以前殖民經濟髮展很差。中國進去非洲是一種新型力量,對殖民經濟是一種打擊。體現了美國對於中國的擔憂。投資是有回報的,這種錢美國也在投,根據自己實力做很正常。中國有很多問題,但是和對外政策沒有很緊密的聯繫。現在問題非黑即白,走向偏激。投資回報很差?投資肯定有專家在衡量。
(尊重言論自由,歡迎理性髮言。以上為聽眾髮言節選,不代表本台立場)
時政熱線節目《正在行動》逢週三上午8點30分至9點播出。歡迎撥打熱線電話1300 799 323葠與節目,表達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