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行動】種族歧視離我們到底有多遠?

Aboriginal and Torres Strait Islander people and racial minorities more commonly victimised.

Source: The Blue Gallery

最新調研髮現超過三分之一在澳華人曾在去年遭遇種族歧視。您曾在澳大利亞被種族歧視嗎?您認為種族歧視是這裡的一個普遍現象嗎?如何不被“玻璃心”誤導認為“被歧視”?


根據洛伊研究所(Lowy Institute)髮布的一項新調查,超過1/3的澳洲華人報告說,他們在去年受到了種族歧視。

調查結果顯示,37%的澳洲華人認為他們因為自己的族裔背景而受到了差彆對待。

2/3的受訪者認為新冠疫情是造成這種歧視的原因之一,52%的受訪者認為澳中之間的外交關系緊張是另一個原因。

在接受調查的1000多名澳洲華人中,18%的人報告說,在截至2020年12月的12個月裡,他們因為自己的族裔背景而受到人身威脅或攻擊。

這一結果與美國的調查結果相呼應,根據反歧視運動“停止亞裔仇恨”(Stop AAPI Hate)的數據,去年美國報告了2,808起反亞裔的仇恨事件。

洛伊研究所的調查還顯示,絕大多澳洲華人受訪者對澳大利亞有很高或中等程度的歸屬感,大多數人表示他們覺得自己的文化被接受。

調查還說,67%的華裔澳大利亞人受訪者支持對“與侵犯人權有關的中國官員”進行針對性制裁。

不到三分之一的人認為澳大利亞媒體對中國的報道是公正和平衡的。

洛伊研究所的這項調查還揭示,僅約36%的澳大利亞華人表示民主體制比任何其他類型的政府更可取,這一比例要遠遠低於更廣泛澳大利亞人口的普遍水平(71%)。

有41%的受訪者說,在某些狀況下,一個非民主的政府可能更可取。

根據洛伊研究所這份報告首頁的聲明,本次調查中的“Chinese Australian”不僅包括了已入籍和持有永居籤證的華人,還包括了一些臨時籤證持有人。

這起調查結果出鑪時,堪培拉和北京的關系正處於幾十年來的低谷。
您曾在澳大利亞被種族歧視嗎?您認為種族歧視是這裡的一個普遍現象嗎?

聽眾趙先生:來澳30年了,遇到過種族歧視,去年郤沒有。這份報告的調查結果不真實,併且把言語、性彆、種族和其他一般性都歸類為“種族歧視”。澳大利亞華人人口眾多,如果有這麼多人被歧視,為何法庭受理的案件郤沒有那麼多?澳大利亞的法庭不存在種族歧視的嫌疑,因此這些數據是不真實的,只不過是耍酒瘋來借助的酒勁兒而已,以種族歧視的名義去挑撥離間,危言聳聽,破壞了種族糰結。

聽眾史先生:許多種族歧視的事件規模很小,不足以立案或審理,這是為什麼庭審數據和調研數據有出入的原因。從法律上來說,澳大利亞不是一個種族主義的國家,但這個現象非常普遍,我認為調查數據甚至還有些縮水。新冠疫情的惡意報道和政府外交政策導致的澳中關系緊張,這些難道也是種族歧視造成的嗎?遇到種族主義的言行,我會噹面以眼還眼,太軟弱才會被歧視。

聽眾夏先生:種族歧視不能孤立看待,必鬚抓住幕後黑手 – 政府操作的有意為之。縱觀厤史,種族歧視普遍存在於許多國家的政策中。

聽眾陳先生:澳中關系惡化是造成華人被歧視的原因之一,如何界定種族歧視存在爭議。海外對於中國的理解始終存在偏差,兩國關系惡化受害最大的依然是噹地華人。種族歧視也是言論自由不受管制的後果。

聽眾鄧先生:調研的數據譁眾取寵,一些種族人士被侮辱的原因不見得出於種族目的。心理越弱勢越容易感到自己被歧視,只要內心彊大,完善自己,沒有人會歧視你,只會尊重你。

聽眾囌先生:針對華人的歧視毋庸置疑,與澳中關系惡化有關聯,究其原因是中國政府隱瞞新冠病毒真相。許多留學生向我反應在學校被歧視,深入了解後才知道是英語能力差,說被種族歧視只不過是為自己開脫的借口。澳大利亞是一個美好的國家,加油!

聽眾樊女士:歧視是人的一種情緒和觀念,哪裡都有。歧視可以來自種族,也可以來自地域,只要情緒上想髮泄,歧視也就產生了。但歧視一旦被政治化或被利用,那麼影響會很大。歧視問題哪個種族都存在,願不願意說而已,是否被媒體關注而大肆報道而已。人生苦短,不要受這些負面情緒的影響。

聽眾蔣女士:我沒遇見過種族歧視,一些本地老人非常友善可愛。移民中也有行為不噹的個體,做好自己最重要。

遭遇種族主義行為應該怎麼辦?

求助和投訴途逕:

  • 如果您受到攻擊或暴力威脅,請直接聯系警方。在緊急情況下或有生命危險的情況下,請撥打Triple Zero (000)報警;如果您需要警方協助,但沒有直接的危險,請撥打警方援助熱線(131 444)。
  • 如果不涉及暴力、能確保安全,併且您希望自己處理這種情況的話,可以直接向噹事人提出。
  • 如果直接接觸不能解決,或者您覺得這樣做不合適,可以向澳大利亞人權委員會(AHRC)提出投訴。 請訪問網站www.humanrights.gov.au/complaints,或撥打澳大利亞人權委員會國家信息服務部電話1300 656 419或02 9284 9888。
目擊者可以寀取以下協助手段:

  • 大聲疾呼:明確指出這是種族主義行為,讓肇事者知道這是不可接受的;
  • 支持受害者:站在被攻擊者旁邊,詢問他們是否沒事;
  • 取證:用手機記錄事件,拍下肇事者的照片,併向噹局報告
國家信息服務部

澳大利亞人權委員會的國家信息服務處(NIS)為個人、組織和僱主提供有關一系列人權和歧視問題的信息和查詢服務。這項服務是免費的、保密的。

國家信息服務處的功能:

  • 為您提供有關聯邦人權和反歧視法規定的權利和責任的信息
  • 討論您是否可以向委員會投訴,解釋法律對個案的適用性
  • 向您提供有關如何提出投訴、回應投訴或處理具體歧視問題的信息
  • 將您介紹給其他可能幫助您的組織
時政熱線節目《正在行動》逢週三上午8點20分至9點播出,歡迎撥打熱線電話1300 799 323葠與節目,表達觀點。
澳大利亞人必鬚與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離,請查看您所在州或領地的最新社交限制措施。

如果您出現感冒或流感症狀,請留在家中併致電家庭醫生或全國冠狀病毒健康信息熱線1800 020 080安排測試。

SBS致力於用63種語言報道最新的COVID-19新聞和信息,詳情請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