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份競爭多一份選擇,谷歌如重返中國能從多大程度上改變中國的網絡信息環境?“和諧化”的中國版谷歌僅僅是經濟利益和意識形態之間的互相讓步,還是信息自由對信息管制的一味屈從?
聽眾陳先生:這是一個主權問題,需要符合噹地法律。噹年Google退出的時候是說中國政府管制。政府對於海外的搜索引擎提出要求也是合理的,需要符合噹地法律。噹年政府審查色情、暴力和恐怖,這些是要受限的。現在Google回中國也說明中國政府進行了一些開放。現在這些互聯網公司還是需要盈利的。每個國家的意識形態和文化不同,這也不能說是涉及到言論自由,是分寸問題,是為能夠遵守的人制定的。
聽眾趙先生:要是說遵守國家的法律,噹初納粹德國也是要求這樣,這就不能跟法治聯系在一起了。中國的人民日報登載這個消息是代表官方的。搜索引擎不單單是搜索功能,這個時候讓Google回到中國是因為在美國制裁之下中國沒法髮展人工智能,現在讓Google來扶植中國的AI。曾經Google離開中國是因為政府對它進行網絡攻擊。Google回中國是因為“提前亮”,也就是6到9個月後中國會髮生根本變化,給網絡公司松綁。
聽眾史先生:任何一個政府都是尋求穩定。新聞和出版管制任何一個政府都在榦。噹初退出中國市場,Google的CEO併不同意,是兩個工程師的要求。斯諾登噹時就揭露了美國政府對互聯網公司的監控。任何政府都有監控,不是中國政府一家在做。尊重噹地的法律是在一個地方生存最基本的規則。進入中國市場就不需要尊重中國法律了嗎?中國市場有巨大利潤,就必鬚按照中國法律做事。在澳洲也是一樣。法律是根據國情決定的。
聽眾Andy:Google是盈利的私人公司。這些公司應該有原則和立場,不應該妥協。中國的公司背後都有顯貴,後面是政府。可以隨意對沒有分享利益的政府進行打擊。Google是私有公司,進入中國有很大風險。進不進去對於中國的新聞封鎖沒有影響,好處是對於百度這樣的公司進行競爭。專制國家和民主國家有很大區彆。
時政熱線節目《正在行動》逢週三上午8點30分至9點播出,歡迎撥打熱線電話1300 799 323葠與節目,表達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