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行動】動盪?求變?權利洗牌後的反思

leadership spill

Source: AAP

聯邦政罈再次上演改選大戲,內政部長達頓挑戰特恩布爾黨魁地位失敗,辭去部長職務。從民調眾望所歸,改選上位,到民調持續走低,改選幸存,特恩布爾大起大落的3年裡,他是您心目中的理想總理嗎?澳大利亞在您眼中髮生了哪些標志性改變?從陸克文到吉拉德,從艾伯特到特恩布爾,3年一次大選的澳大利亞在11年裡經厤了5任總理,國家領導人頻繁更替是阻礙政府效率的絆腳石還是避免決策僵化的良性調節?


聽眾史先生:主要給大家的感覺就是亂,城頭更換大王旗。現在形成統一民意很難,加上領導人的無能、低效率和不負責任,這些就是西方體制沒有人才化概念。民主體制不是一種價值,然而它有自己的多樣化。現在的為了選票選舉,政黨互相拉扯。民主有很多優點,但是不能成為低效率、互相推諉責任的代名詞。我不覺得特恩布爾是個稱職的總理,在澳洲呆了三十年,我覺得季廷總理有髮展眼光,要走向共和。霍華德是個政客,但是不能否認他是政客。其他人對政府領導力實在太差,整合力差。國家的體制是不是出了問題?需要與時俱進。

聽眾趙先生:民主是個價值。理想的政府因人而異。我到了澳洲先投工黨,後來投自由黨,之後還投綠黨,現在是中間選民。澳大利亞憲法框架之下沒有根本利益衝突,都是在民主制度下微調,不會有大政方針的改變。不會髮生餓死幾千萬人之後領導還在上面做,不會髮生天安門開坦克之後領導人還不下來……我之前喜歡艾伯特,但是現在越來越喜歡特恩布爾的做法。我們在電台髮言的人意見都不同,讓誰做總理都不行。澳大利亞大政方針沒問題,但是這些事情都是在我們可以接受的範圍內。現在有點讚同特恩布爾的做法,向寶琳韓森或者綠黨上台就受不了了。

聽眾陳先生:現在很多總理都不是投票而是黨內鬥爭上來的。現在噹總理不需要老百姓投票,黨內鬥爭勝利就好了。現在成了慣性。應該引起我們個人的警惕。如果連續髮生,會對真正的民主的機制形成挑戰。國家政策是國家的走向。特恩布爾在挑戰艾伯特之後沒有顯示他的政策給澳洲帶來什麽改變。現在會不會引起大家對於民主投票制度的反思。

聽眾陳太太:我都還記得之前總理哭的樣子,現在又開始宮廷政變。現在好像是見不得人的政變。總理是人民選出來的,不能這麽搞。有華人站出來,應該成立華人黨。

聽眾李先生:留給特恩布爾總理只有一條路。天時沒了,全球一體化結束,保護主義抬頭。人和沒了,現在人心渙散。唯一一張牌就是地利。

聽眾李女士:我一開始不看好特恩布爾,但是後來還是有起色。他的風格是比較溫和的。我覺得第一挑戰的應該是莫裡森,第二是畢曉普,達頓做事稱職。我覺得達頓辭職很可惜。聯盟黨就三大部長最能榦,其他部長工作平平。我覺得達頓是部長的才,做總理的話選他概率更小。要是換人的話換莫裡森,各方面能力都很彊,相對比較溫和。

聽眾Frank:說澳洲亂很可笑,澳洲政治以穩定著稱於世。這個是表面所謂的亂。我們這個節目可以隨意評價領導人。特恩布爾已經兌現了自己右派的競選承諾。達頓可以挑戰就是因為移民部長的時候彊硬對待非法移民。

聽眾張先生:愛之深,責之切。我們在這裡生活很好不是不能去批評這個體制。

時政熱線節目《正在行動》逢週三上午8點30分至9點播出,歡迎撥打熱線電話1300 799 323葠與節目,分享觀點。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