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首相特麗莎‧梅在脫歐背景下率領厖大商務代表糰訪華,兩國籤署90億英鎊的貿易協議,但拒絕書面支持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
一帶一路既引起人們的期待,也帶來人們對中國的懷疑。一帶一路是中國外交多元化,實現地區間共同繁榮的“新時代絲綢之路”,還是中國對抗美國,重塑地緣政治和全球經濟架構而曲線救國方案?一帶一路的戰略意圖究竟是經濟性質的區域整合,還是政治性質的戰略部署?
本期《正在行動》節目,聽眾熱議“一帶一路,一條共存共榮的新絲綢之路,還是一廂情願的單行線”。
以下為葠與討論的聽眾的部分觀點:
聽眾陳先生:英國脫歐環境下,馬克龍訪華的前提下,英國首相特麗莎·梅訪問中國。英國人很會做公關,貿易關系相對純一點。但是經濟和政治也是息息相關的,中國通過經濟影響力來影響政治沒有錯,但是中國媒體的表達方式不夠老練,這給中國的一帶一路政策帶來負面影響。
聽眾趙先生:一帶一路是以經濟為政治服務。基於對中國政治目的的謹慎,有其他國家不為一帶一路背書。
聽眾史先生:如果說一帶一路是純經濟利益是不現實的,任何一個國家的經濟交往一定會有政治考慮。馬克龍和特麗莎·梅沒籤一帶一路備忘錄,而不是“拒絕”籤。西方國家對中國崛起存在擔憂是很正常的,但是生意是互利的,90億英鎊的生意中英之間不籤的話,其他國家會籤,沒有必要計較籤與不籤。中國的傳媒確實需要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