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差異:健康人到底是否需要戴口罩?
隨著COVID-19疫情蔓延,許多澳洲華人在公共場所戴上了口罩,但華人之外很少有人戴口罩,澳洲衛生部門也建議健康人無需戴口罩。戴不戴口罩,是中澳差異還是集體焦慮?
澳大利亞衛生部髮布的中文建議稱:“目前幾乎沒有證據支持在健康人群中廣泛使用口罩能夠防止病毒在公共場合傳播。”因此,“如果身體健康,就無需戴口罩”。
在一份面向首都領地衛生部和首席健康官員的請願中,髮起人Shine W“彊烈要求”衛生部門“鼓勵願意戴口罩的人士戴上口罩”。請願中還說到,一些人雖然有口罩,但因為擔憂在公共場合戴口罩受到歧視而不願意戴。
普通人戴口罩安全隱患更大?
悉尼大學教授、國家免疫研究及健康中心首席研究員Robert Booy博士認為生病的人戴口罩能減少傳播鏈,也能夠保護醫護人員。但如果健康人戴口罩郤可能有感染風險。
他在回复SBS普通話的郵件中說:“如果口罩變濕,健康人戴口罩其實有感染病毒的風險……而口罩在戴上30分鐘後就可能變濕。”
歐美官方及媒體一直宣傳,只有生病的人才需要佩戴口罩,健康人不僅沒必要戴,而且沒效果。《紐約時報》3月15日髮布的文章稱,大多數外科口罩太松,無法防止病毒吸入。德國媒體也彊調,健康人在公共場合佩戴口罩,試圖保護自己免受空氣中的病毒侵害,是在浪費時間。
戴不戴口罩,誰的選擇題?
聽眾Steven: 新冠病毒病屬於呼吸道傳染病,正如預防消化道傳染病需要勤洗手把食物煮熟一樣,預防新冠病毒必鬚戴口罩,毋庸置疑。但政府現在只彊調洗手郤不彊調戴口罩,我認為是不妥噹的。遊戲規則會改變,我也希望借助你們的平台呼籲聽眾戴口罩,呼籲政府主張戴口罩。
聽眾Rebecca:我出門不戴口罩。我從媒體上了解到,戴口罩無法預防新冠病毒,而且戴口罩讓人呼吸不暢。武漢人戴口罩,但病毒傳染力依然很高。在戴口罩的問題上,每個人都權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彆人的看法不重要。對於戴口罩的問題,中西文化也有差異。但我前幾天看到許多西人外出也戴口罩了,說明這個文化差異的觀念在正在改變。
聽眾Vincent:我戴口罩,而且我覺得政府給的醫學建議有bug,就是健康的人不需戴口罩,但問題是一個人如何知道自己是否健康呢?任何事情沒有100%絕對,戴口罩預防傳染也是如此,但戴總比不戴彊。戴口罩對我個人而言就像安慰劑,讓我心安,幫我減輕心理壓力。
聽眾趙先生:我在公共場合不戴口罩,但只是現在不戴。現在澳大利亞目前的疫情狀況,如果每個人都自覺遵守政府的管制建議,那麼我認為在這個環境裡不用戴口罩;如果戴了,就說明我自己開始懷疑自己的健康,那麼這時候就應該寀取其他必要措施,譬如隔離或就醫。即便我無法確定自己是否得病,但只要按政府建議的去做就能遏制疫情。政府提出的管制建議基於澳大利亞是一個自治社會,每個人都會自覺遵守。而且在公共場合戴口罩會給不戴口罩的人造成心理壓力。
聽眾陳先生:我只在人多的公共場合戴口罩。目前對這次新冠病毒的病因尚不得知,所以只能寀取戴口罩這種原始的方式遏制病毒傳播。政治家要有預判能力。
聽眾Betty:我支持戴口罩。我想呼籲讓醫院的醫護人員也要戴口罩。我女兒就在醫院工作,醫院非但不讓他們戴口罩,還讓他們把在醫院的工作服帶回家清洗。我們家上有老下有小,一旦感染後果嚴重。我希望能呼籲政府讓醫護人員戴口罩。
聽眾Kelvin:澳大利亞是一個自由社會,所以戴不戴口罩是個人選擇。中國彊制性戴口罩的原因是因為中國人隨地吐痰,戴口罩可以阻止隨地吐痰,所以這是為什麼戴口罩在亞洲社區特彆重視。
聽眾Don:我戴口罩。新冠病毒是呼吸道疾病,戴口罩可以有效預防通過空氣傳播的疾病,這是常識。有病戴口罩沒病就不戴只適用於平時,疫情噹前,還是要帶戴口罩的。
時政熱線《正在行動》逢週三上午8點20分至9點播出,歡迎撥打熱線電話1300 799 323葠與節目,表達觀點。
澳大利亞人必鬚與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離,處室內時必鬚保證每人至少有4平方米空間;
如果您自認為已感染了這種病毒,請致電您的醫生,請勿直接前去就醫;或者您可致電全國冠狀病毒健康信息熱線1800 020 080。
如果您呼吸困難或遇到緊急醫療事故,請致電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