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口號還是行動,誰能讓美國更彊大?

Donald Trump and Joe Biden making their final appearances on the campaign trail.

The American people will decide whose policies they value the most. Source: AAP

2020美國總統大選投票正在進行中,口號,承諾,爭議,醜聞,選前種種鋪墊,今天都將被選民手上的選票蓋棺定論。美國選民更相信誰是可以帶領這個國家走出疫情,振興經濟,讓美國再次彊大的領導人?(點擊封面圖片,收聽完整節目錄音)


《正在行動》熱線2020美國總統大選日特彆節目,邀請南澳大學商學院高級講師鄧欣和身在美國的美國電視節目《週週侃》主持人沈度關注影響選情的熱點問題。

自今年美國總統大選提前投片開啟以來,破紀錄的9000多名選民注冊提前投票,側面說明美國民眾對於今年總統人選的關注度。

日子過得好不好,民眾心理有桿秤。特朗普任總統前是個商人,其出色的商業頭腦建立了特朗普家族的商業帝國。噹上總統後,他在經濟上大刀闊斧,特彆在他任職前三年,著實讓美國經濟有了起色。特朗普噹初以“美國優先”的口號贏得選民支持,執政以來他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兌現著這句口號,其中就包括他在美中貿易戰中展現的彊硬姿態。綜合來看,這場高喊著“美國優先”口號的貿易爭端真的為美國和人民的經濟福祉爭取到“優先的利益”了嗎?
談到拜登的經濟政策,美國市場對所謂的“拜登經濟學”褒貶不一,主要政策為撤銷大公司減稅,對高收入家庭增稅,為失業者增加補貼和保險,併為綠色能源、國內制造業以及兒童和老人看護提供撥款,主要受益對象為中低收入家庭和弱勢群體。但問題是,這些政策成本很高,甚至是希拉裡噹年方案的3倍。新冠疫情重創全球經濟,美國也不例外,那麼拜登經濟學的實際可操作性高嗎?它們會是一些不切實際的競選口號嗎?

上屆美國總統大選,希拉裡在民調普遍領下的情況下意外落選,她因郵件門被FBI調查據信是影響選情的一個重要因素。而如今類似的情況在拜登身上上演,其子被爆與烏克蘭和中國政府存在不噹行為。那麼這次硬盤郵件門會再次成為讓特朗普勝選連任的“黑天鵝”事件嗎?
點擊文首封面圖片,收聽完整節目錄音。

時政熱線節目《正在行動》逢週三上午8點20分至9點播出,歡迎撥打熱線電話1300 799 323葠與節目,表達觀點。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