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業內人士估計,在剛剛過去不久的Boxing Day節禮日噹天,澳大利亞人的花銷預計高達24億澳元,去年的這一數字是22.8億元。另外,從節禮日開始的三週時間裡,全澳的零售支出可能會達到180億元,如果按照2400萬人口平均一下的話,人均消費750元。
澳大利亞統計局髮布的《住戶開支調查》數據顯示,澳大利亞家庭在基本支出上的花費最高,住房和教育方面的支出佔比也大幅上漲。
你覺得錢越來越不經花麼?新的一年裡,你有哪些理財計劃?本期《正在行動》節目,本台財經專欄作者魏睿昊和聽眾朋友一起探討2018年的理財計劃。
日常生活中,澳大利亞人把錢主要花在了哪些方面?
2017年9月29號,澳大利亞統計局髮布的2015-2016年度《住戶開支調查》髮現,澳大利亞家庭在該年度每週的平均家庭日常支出是1425元,2009-2010年度這一數字是1236元,上漲15%。
澳大利亞家庭在2015 - 16年度消費最多的商品和服務包括住房(每週279元),食品和非酒精飲料(每週237元)和交通(每週207元)。
每週約1425元的家庭消費中,約846澳元用於商品和服務方面的花費,超過支出的一半。
和2009 - 10年度的調查相比較的話,教育的支出上漲了44%,托兒服務支出增加了30%,能源和醫療保健各增長了26%。教育支出的增長主要來自學費的支出,兩次調查的6年跨度來看,學費幾乎上漲了一半,托兒費用也幾乎翻倍。
平均每週醫療保健支出增加了26%,從2009-10年的66元增加到2015-16年的82元。
年齡在55至64歲人士所在家庭在2015-16年度的保健費用支出更高,從78元增加到了102元,大部分為醫療保險方面的支出,同期醫療保險費用,平均每週從35元上升到51元。
週支出的主要部分仍然是基本支出,在1984年,家庭每週基本支出佔總支出的56%,在2015-16年,增加到了59%。其中,住房支出佔20%,食品佔17%,交通15%。
該調查髮現,佔15%的約130萬戶澳大利亞家庭表示有財務壓力,低於2009 - 10年度的16%。 沒有經厤任何財務壓力的澳大利亞家庭比例從2009-10年度的54%上升到2015-16年度的59%。
澳大利亞人的理財習慣和現狀
澳大利亞證券投資委員會(ASIC)的MoneySmart網站的一份調查數據顯示了澳洲人理財的現狀。
數據顯示,57%的澳大利亞人在理財或攒錢,其中16%的人比較輕松的攒錢,41%能攒下少部分錢;43%的澳大利亞人是不攒錢的。
在理財的人群中,48%是為了住房,36%是為了買住房,14%是為了裝修;47%的人是為了渡假攒錢的,其中18%是國內的渡假,39%是海外旅行。
47%的人是為未來理財,33%是為了急需用錢而理財,13%是為了買車,10%是為了教育。
在計劃攒錢或理財的人群中,65%的人對自己所定下的目標有信心,但是43%的人沒有一個清晰的理財計劃。
有信心的理財者中,78%的知道自己需要多少錢,75%的人有清晰的理財計劃,73%的定期檢查理財進程,72%的有具體的攒錢時間表,43%的會把他們的理財計劃和目標告訴家人和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