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指責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否認加沙戰爭所帶來的後果,不過艾巴尼斯誓言儘管雙方在澳洲承認巴勒斯坦問題上的意見分歧,但雙方仍會繼續保持關係。

一名巴勒斯坦青年在加沙地帶北部齊基姆 (Zikim) 的一個糧食分發點附近,正抬著一袋麵粉 (攝於 2025 年 8 月 8 日)。 Source: AAP / MOHAMMED SABER
其實艾巴尼斯這決定可謂出其不意,因為僅僅兩星期前,他還在電視節目上明確表示,澳洲不會在短期內作出此舉。
他當時也向澳洲猶太社區保證,短期內不會承認巴勒斯坦國。那麼,為何只是過了兩星期,澳洲政府就改變立場?
這與公眾輿論和情勢迅速變化有關。
事緣馬克龍率先打破僵局,於 7 月 24 日宣布法國將在 9 月聯合國大會上承認巴勒斯坦國。隨後,英國首相施紀賢和加拿大總理卡尼迅速跟進,宣佈類似計劃。
法、英、加及另外一些國家的表態,使到澳洲政府頓感壓力。
法國在承認巴勒斯坦國方面一馬當先,該國和沙特阿拉伯主導,在 7 月底跟歐洲和阿拉伯國家達成所謂的「紐約宣言」。這份宣言承諾採取「有明確時限」和「不可逆轉」的步驟,去解決解決巴勒斯坦問題,其中實施兩國方案是最主要的內容。
宣言要求巴勒斯坦自治政府 (Palestinian Authority) 舉行民主選舉、接受作為一個非軍事化國家,並改革教育課程以促進和平。它還提出「一國、一政府、一法律、一槍」(One State, One Government, One Law, One Gun) 的政策,計劃在一年內舉行選舉,促使世代更新,並在一定時限內解除哈馬斯武裝。

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於 2025 年 8 月 11 日,在耶路撒冷以色列國會舊樓舉行的 Knesset Museum 國會博物館開幕儀式上發表講話。 Source: AAP / Ohad Zwigenberg / POOL
與此同時,來自澳洲國內要求停戰的壓力激增。之前我們曾經說過,加沙饑荒的畫面震驚全球,這使到工黨基層不滿,近 80 個地方支部通過動議,要求對以色列實施制裁。
到了 8 月 3 日,專家指有 20 多萬人去到雪梨海港大橋遊行抗議。雖然政府不願因單一次示威便表現出屈服,但這股要求停戰的浪潮一浪接一浪,埋下了昨天艾巴尼斯宣布承認巴勒斯坦國的種子。
其實艾巴尼斯與納坦雅胡於上星期四 (8月7日) 通了 40 分鐘的電話,艾巴尼斯告訴他澳洲將承認巴勒斯坦國的決定。艾巴尼斯強調:「我們需要政治解決,而非軍事解決問題。」
有關詳情請收聽溫楚良和林曉晴的報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等政策,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