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茶人呂禮臻先生四十多年前在香港偶遇普洱茶,深感喜愛。於是決定前往茶馬古道的起點雲南,尋找古老的普洱茶作坊。
在這批台灣茶人探尋普洱茶原產地的同時,普洱茶也因此聲名鵲起、流行海內外。
要點:
- 普洱茶突然名聲鵲起,背後有很多原因
- 茶人呼籲“不要跟風”,喝茶需回歸本質
- 茶文化促進了海峽兩岸之間的交流
她在田野調查中發現了這麼幾個價值:一是財富價值,和普通的綠茶不同,普洱茶能長期存放,口感也會隨之更好,價值也會增加;二是健康價值,很多人認為普洱茶能帶來美容、抗癌、降血壓等方面的功效,但許多觀點並沒有確切的科學依據;三是品飲價值,其“生津回甘”的口感具有獨特性;四是文化價值,普洱茶和茶馬古道的傳奇故事始終聯系在一起。
“所有這些文化促銷的東西都讓普洱茶獲得了一種空前的價值,所以在短短的一段時間裡,價格越來越飙升。”

普洱茶餅,普洱茶和普通的綠茶不同,能長期存放,口感也會隨之更好,價值也會增加。 Source: Supplied
“不要用藝術品的價格去買農產品”
正是因為普洱茶附加的許多文化價值,有批評聲認為普洱茶言過其實,其中有很多炒作的成分。台灣茶人呂禮臻先生事茶近四十年,在新北市開辦“臻味茶苑”。他希望人們在品茶時能回歸本質,“不要跟著炒作走”。
“我常勸人家,不要用藝術品的價格去買農產品。”他說:“茶本來就是一個健康的飲料,我們喝的時候是因為希望得到健康,但是先決條件就是我們心態要健康。”
張靜紅博士也指出,普洱茶在迅速流行的過程中有很多炒作的成分,圍繞普洱茶的四個價值也“因人而異”,並不是所有人都認同。
READ MORE

【我们的故事】台湾年轻小夫妻勇闯澳洲 “光速”取得PR之旅
“透過茶讓兩岸更接近更了解”
呂禮臻先生和張靜紅博士都認為,茶文化的交流有助於推動兩岸關系的發展。
“我們同文同種,很多事情一談,感覺本來就是一家人,”呂先生說:“有什麼意見、有什麼衝突的時候,坐下來喝杯茶。茶就是人與人之間的調劑,我們希望能透過茶讓兩岸更接近更了解。”
張靜紅博士也說到,普洱茶只是海峽兩岸茶文化交流中的一部分。“其實兩岸之間的茶文化交流非常源遠流長,跨越到茶文化的各個層次和各個方面。”

台灣茶人呂禮臻先生 Source: 臻味茶苑
她在研究中發現,台灣茶文化對中國大陸的影響“非常大”。
“的的確確是因為兩岸這種文化的交流,帶來了兩岸關系的很頻繁的互動”她說:“民間的文化交流肯定對兩岸關系的改善和促進有著非常正面的意義。”
READ MORE

如何订阅SBS中文的news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