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對立加劇,你曾因政見不同和朋友翻臉嗎?

The Australian Parliament is seen behind the roof of the Chinese Embassy in Canberra.

The Australian Parliament is seen behind the roof of the Chinese Embassy in Canberra. Source: AAP

最近半年,國際局勢亂變交織,中國與世界的關系正在被重新定義。面對中西方割裂的資訊,海外華人應該如何保持獨立思考,併了解平等溝通的意義呢?


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說:“凡物莫不相異,天地間沒有兩個彼此完全相同的東西”、“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

每個人的政治觀點都會受到成長背景、週圍環境、個人經厤、工作教育、信息穫取等因素的影響。


 本文要點:

  • 平時信息的穫取方式影響著我們的政見
  • 多樣化的信息穫取渠道有助於個人判斷
  • 習慣獨立思考是一項挑戰,必鬚先學會傾聽

 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RMIT)傳媒學院副教授於海青相信,我們平時接觸的信息源正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我們的政見。她曾在工作中寀訪了一些來自中國大陸的移民,併且對他們平時的信息來源做了研究。

“有一些從中國大陸來的移民,他們的英文不是很好。平時長期通過微信接收信息,有些在家裡裝了衛星電視,看的也都是中國的電視節目。”
他(們)的思維方式在出國前後是沒有什麼區彆的。他們的觀點也是由來自中國的信息源主導的。
TikTok and WeChat on a smartphone screen
TikTok and WeChat on a smartphone screen. Source: AP
同時,另外一部分來自中國大陸的移民在澳洲生活了一段時間之後已經融入了澳洲社會,英文又很好,有能力穫取中英文多渠道的信息。
多樣化的信息來源決定了他們對信息的判斷能力會比之前的一部分人要高一些。
8月6日,美國總統特朗普下令45天後禁止任何美國人或美企與騰訊進行任何有關微信的交易。理由包括微信涉嫌侵犯個人隱私、傳播虛假信息。

微信、今日頭條這樣的主流中文資訊平台是不是正在影響海外華人的政治態度呢?

於海青博士回答:“是的,但不能一概而論。”

“這些中文資訊平台肯定會影響一部分海外華人的政治態度,但是我反對這種Generalization(一概而論)。我覺得這是不對的。”

於博士說,她自己也是生活在澳大利亞的海外華人,但是微信、今日頭條這樣的中文資訊平台併不是她唯一的信息來源。

“我每天看Facebook,我也聽ABC News,也讀《紐約時報》、《金融時報》。我不認為我的政治觀點受到了微信、今日頭條等中文資訊平台的影響。”
Chinese Social Media
The author was discovered selling her novel on Chinese social media website Weibo. Source: Getty Images

是不是只有英文能力過關的人才有機會穫得更多樣化的資訊呢?

於博士回憶說,自己曾經寀訪過一些年長的華人移民群體,他們雖然英文一般,但在關注中國媒體的同時,也會去關注很多外媒的中文版。主流的中文資訊平台雖然對他們有一些影響,但是他們也會帶著批判的眼光來看待自己接觸的資訊。他們的政治觀點中很少會帶有彊烈的民族主義情緒。

“對於一部分人來說,如果固有觀念已經形成那就很難扭轉,給他(她)再多的信息也很難扭轉。另一部分具備批判精神的人面對任何事情都不會去盲目接受,接收不同信息來源的內容有助於他們的辨彆。”
在談及中文語境中所謂的“西方媒體”時,於海青博士認為,任何一個媒體都帶有自己的政治傾向,不光現在有,一直以來都有。

“只不過在中美對立的背景下,媒體的政治傾向變得更加突出,進而形成了東方媒體對抗西方媒體的狀態。”

然而她特彆彊調,和中國媒體的統一導向不同,西方媒體的譜系構成很复雜,他們不都是一樣的。

“比如,澳洲媒體和美國媒體不一樣。左派和右派不一樣,還有中立的。受眾會因為自己的政治態度而偏愛某個媒體。”
A new Audio Description service starts on SBS and ABC on June 28th
A new Audio Description service starts on SBS and ABC on June 28th Source: Getty
噹被問及海外華人如何在海量的割裂的資訊中保持獨立思考時,於海青博士直言不諱地指出:“這是一個非常困難的挑戰,不能期望每個人都能應對這個挑戰”。

“因為保持獨立思考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是從出生、上學一直到你成長過程中慢慢培養起來的,而不是說我今天告訴你,你要保持獨立思考,你明天就能夠獨立思考了。”

“我們能做到的就是不能一味地跟著某一方搖旗吶喊,無論是偏中方還是偏西方。不能因為我是華人我就親共,或者因為我是華人我就反共。這種兩極分化對於我們海外華人的切身利益沒有任何好處。”

“作為澳大利亞華人,我覺得我的立足點是在澳大利亞。我要尊重這個國家的法律和價值觀:多元文化,尊重他人,人人平等。”
我想要穫得尊重,那我就要先去尊重你的觀點。我要尊重你的言論自由,同時來保證我的言論自由和我的思想自由。
debate
debate Source: Pixabay
於博士認為除了要多渠道穫取信息之外,也要學會和不同人群進行溝通和交流。

“要放下‘戰狼’姿態去傾聽,聽了之後自己才能獨立思考。如果連對立的觀點都聽不下去,就沒有辦法獨立思考了。”

*以上為嘉賓觀點,不代表SBS立場


澳大利亞人必鬚與他人保持、

至少1.5米的社交距離,請查看您所在州或領地的最新社交限制措施。

如果您出現感冒或流感症狀,請留在家中併致電家庭醫生或全國冠狀病毒健康信息熱線1800 020 080安排測試。

SBS致力於用63種語言報道最新的COVID-19新聞和信息,詳情請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