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OVID-19大流行之前,澳大利亞高等教育機構的五分之二的國際學生來自中國大陸。在教育領域,中國學生每年為澳洲帶來超過100億澳元的收入。
在新冠大流行期間,澳大利亞各大學也在努力挽留和繼續招收國際學生。
要點
- 政府和大學要更好地對待已經在澳大利亞的留學生以留住他們
- 向留學生傳遞更清晰的歡迎信號可以避免“誤讀”
- 政府和大學應提供籤證和轉機等方面的便利以方便留學生
西澳大利亞大學亞洲研究高級講師陶鬱博士表示,通過各種努力後,他所教授的一門課程保住了90%的留學生。
受新冠疫情影響,很多教學工作都轉到線上進行,這也對陶鬱老師的教學工作造成了不小影響。他說,對新技術的適應以及溝通和教學模式的轉變等給老師和學生帶來了挑戰。
有報道稱,受新冠疫情影響,有留學生轉向澳大利亞以外的目的地,澳大利亞應該怎麼做來提高自己的留學出口競爭力呢?陶鬱博士表示,澳大利亞可以在5個主要方面做出更多努力。
首先,大學要更好地對待已經在澳大利亞的留學生,不讓這部分留學生流失。例如,政府或大學給留學生提供專門的幫助,包括用中文等非英語類語言給他們提供支持性的信息,幫助學生在學習之外更好地融入澳洲環境;大學提供一些經費減免或者和留學生來源國進行更好地對接等。
其次,政府和大學給留學生來澳提供籤證,轉機等方面的便利,方便學生前來求學。例如,11月30週一早上,一架載有63名來自中國、香港、日本、越南和印尼留學生的包機抵達達爾文。查爾斯·達爾文大學Charles Darwin University安排的這架中轉新加坡包機很大地便利了留學生返澳。英國的很多大學已經提供了大量的包機方便和吸引中國留學生返回就讀。加拿大從10月底開始重新對留學生開放了邊境。
READ MORE

首批国际生回到澳大利亚:未来还有更多
第三,政府和大學要向留學生提供更清晰的歡迎信號。總理莫裡森在疫情期間曾建議留學生返回自己的國家。陶博士表示,這種特定語境下的說法在經過網絡“簡化”後會有負面影響,所以,在信息過載的情況下,清晰的歡迎信號很重要。
另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努力克服技術限制,讓留學生和本地學生在網絡教學環境中能夠建立聯系和產生認同感也很重要。陶鬱說,這可能會給留學生在疫情後來澳大利亞建立一個很好的鋪墊,留學生也會反過來幫助澳大利亞建立一個口碑效應。
陶鬱博士認為,澳大利亞的多元文化非常具有吸引力。儘管多元文化於最近幾年在全球範圍內或多或少受到了一些挑戰,但澳大利亞如果能重申對多元文化的重視,這對安撫留學生和家長們的焦慮都有很大的幫助。
請點擊文首圖片收聽詳細的分析。
READ MORE

你好,澳大利亚
READ MORE

澳大利亚各州和领地实施的COVID-19限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