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凸顯了澳大利亞經濟對中國的依賴,政府表示疫情之後澳洲企業襬脫中國制造業將“不可避免”。工業部長Karen Andrews說,疫情為重振澳洲制造業“提供了獨一無二的機遇”。
她說:“疫情暴露了我們對另一個國家已經過度依賴,不論依賴的是哪個國家,這都不是件好事,我們不能再次陷入類似的境地。”
READ MORE

中国会抵制澳大利亚吗?专家:中澳双方彼此需要
澳大利亞商會大中華區總監Sara Cheng在二十多年的職業生涯中,一直和從事中澳貿易的企業打交道。她認為,目前澳大利亞經濟襬脫對中國的依賴有一定困難。
從市場的角度來看,澳洲有四分之一的產品都出口到中國。除此之外,中國還是澳洲最大的旅遊市場、教育市場和礦業市場。“如果從市場上斷掉這個聯系,對澳洲整個出口企業將帶來巨大影響。”
而且,從中國市場的消費習慣上來看,澳大利亞也很難找到可以替代中國的市場。“比如說保健品、某些食品和紅酒,可能我們認為某些市場有人口和消費力,但是郤沒有這個消費習慣。”
“所以從市場角度來說,中短期內想找到市場取代中國幾乎是不可能的,難度是非常大的。”Sara說到。
另外,從供應鏈的角度來看,澳洲襬脫中國市場也很困難。Sara介紹說,中國在過去二十多年中髮展成為全球制造基地,具有彊勁的競爭優勢。澳洲很難在短期、甚至中長期內找到一個或多個有如此競爭優勢的供應來源。

'Daigou' shoppers introducing Australian brands to their customers Source: AAP
“無論是從市場角度來說,還是從供應鏈角度來說,想在中短期內襬脫中國難度都是非常非常大的。”
Sara對中澳貿易的前景表示樂觀,因為彼此的根本利益不變。
她說:“從企業角度來說,企業需要創利潤,就需要找到成本最低、供應鏈和供應時間都能有保證的生產企業,也需要找到一個不斷迅速髮展的市場。從這個角度來說,澳洲企業還是需要中國的供應鏈,也需要中國的市場。”
從另一方面來說,中國市場也離不開澳洲企業提供原材料和消費品。“從這個角度來說,這個基本關系是不會變的。”
只要利益在這,企業還是願意去和中國做貿易的。
因此,雖然中澳關系目前經厤了一些風波。但從長期來看,Sara依然對中澳貿易保持樂觀態度。
針對疫情之後企業如何髮展,Sara也給出了她的看法。一是要繼續開髮中國市場,不要等疫情過去之後再做準備,這樣會錯過很多機會;二是做好最糟糕的打算,因為現在全球疫情髮展仍不明確,企業要做好預防措施和後補計劃,做好相關準備。
READ MORE

澳洲COVID-19新冠疫情和疫苗:我们必须了解的信息
澳大利亞人必鬚與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離,請查看您所在州或領地的最新社交限制措施。
目前全澳各地進行廣泛的冠狀病毒測試。如果您出現感冒或流感症狀,請致電家庭醫生或全國冠狀病毒健康信息熱線1800 020 080安排測試。
您現在可以在手機上下載聯邦政府推出的冠狀病毒追踪應用程序COVIDSa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