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第一天 堪培拉成為可再生能源驅動的世界第八大城市

Solar farms

More than 7,000 solar panels line the landscape at one of the ACT’s four solar farms. Source: SBS News

從2020年1月1日起,澳大利亞首都領地將完全由可再生能源提供動力,這讓堪培拉成為世界上以可再生能源為動力的第八大城市,歐洲以外的第一個主要城市。儘管批評人士說,堪培拉仍然依靠不可再生的國家電網來維持正常運轉,但擁護者認為,首都領地的補償額證明了其他州也可以減少其排放。


在炎熱的夏日陽光下,澳大利亞首都領地氣候變化部長謝恩·拉滕伯裡(Shane Rattenbury)漫步在布有七千個太陽能電池板的廣闊地面上,這些太陽能髮電設施助力堪培拉實現澳大利亞其他州或領地所沒有的減排目標。

"這個Majura太陽能農場是為首都領地提供100%可再生電力的系統中的四個太陽能髮電場之一。 大約六,七年前,首領地政府做出了開始轉向這樣的可再生電力系統的承諾,我們委托進行了一系列穫取電力的反向拍賣,我們需要把可再生電力和首領地的年能源消耗量持平。"

這個系統是怎麼運作的呢?

實際上,北領地所生產的電量不足其電力使用量的5%。

其餘的電量則來自去全國電力市場,該市場絕大多數由煤炭和天然氣等不可再生能源所生產的電力為主。

因此,首領地需要將等量的“清潔”可再生電能返還來瀰補所使用的“非清潔”電能,來達到持平的目標。

雖然這些返還中有21%是國家可再生目標下的彊制性返還量,但其餘返還將由首領地自願支付,每戶每週約需5.5元。
Shane Rattenbury
‘No excuse not to get on and do the job’: ACT Climate Change Minister Shane Rattenbury. Source: SBS News

謝恩·拉滕伯裡說,這麼做,堪培拉的碳排放量將比1990年的水平下降40%,而現有的一項立法目標是到2045年實現碳平衡。

"我認為全國性辯論在很大程度上不是由基本事實所驅動,而是由意識形態和信念所驅動。首都領地證明,如果你做出政治決定併付諸實踐,你實際上可以做到這一點。我們現在知道,可再生能源是你可以在系統中構建的最便宜的新型電力,首都領地能夠實現100%的可再生電力供應,同時保持低電價。"

托管可再生能源設施的農場主

查理·普雷爾(Charlie Prell)是位於新南威爾士州克魯克韋爾(Crookwell)的第四代牧場主。

他的家族經營一處牧羊農場已經超過了一個世紀,目前,該農場擁有28台風力渦輪髮電機。
Charlie Prell
Crookwell grazier Charlie Prell. Source: SBS News

這些風力髮電機產生的電能抵消了堪培拉的不可再生能源消耗,同時,租金收入也抵消了查理應對榦旱的成本支出。

“這意味著我經營一個可行的農場與我可能不是農民之間的區彆。 我們熬過了2004年差不多是千年一遇的榦旱,直到2009年,噹時沒有風力渦輪髮電機,噹時,我不得不出售土地,沒有人為我工作,我的妻子和我遭受了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抑鬱,焦慮。 我併不是說我們現在沒有受苦,但我們現在精神上很堅定。 為我工作的兩個人都是噹地人。而且他們都是以前在這裡工作的剪羊毛工人,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況現在也確實很好,因為我向他們保證,無論榦旱持續多久,他們的工作都會得到保障。我可以任意或全部執行這樣的運作的唯一原因是因為我穫得了托管這些風力渦輪髮電機的被動收入。風電場的收入支撐著我的農業生產。這是顯而易見的。”

首領地的2045年碳平衡目標

但是,即使在綠黨長達十多年把握平衡力量的堪培拉,對可再生能源進行大規模投資的問題也有爭議。

為了實現其碳平衡目標,首都領地政府正在將其政府用車,公交車甚至消防車隊用車轉變為電動汽車,併將天然氣用戶轉向使用可再生能源。

首領地反對派環境事務髮言人伊麗莎白·李(Elizabeth Lee)表示,轉型工作必鬚謹慎處理。

“我們希望確保在2045年前向100%可再生能源和零排放的任何過渡都將是可持續的,這意味著在經濟,社會和環境方面都是可持續的。”

查理·普雷爾(Charlie Prell)也是“氣候行動農民Farmers for Climate Action”組織的成員。他認為,持續的叢林大火危機是氣候變化政治辯論分歧的轉折點。
 
“因為煙塵對悉尼的影響,城市居民在個人自身角度意識到氣候變化是真實的,我認為是這樣的。從化石燃料向可再生能源過渡的趨勢是不可阻擋的,唯一的阻擋是缺乏意志。特彆是政治意願。我們需要弄清楚如何進行這種轉型過渡,因為科學家們已經告訴我們必鬚進行這種過渡轉型,而其他科學家和工程師則告訴我們這一切都是可能的。它所需要的只是這樣做的意願。人們不應阻擋這種趨勢。”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