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隔離14天,足不出戶,糧食儲備成了問題。隨著學校假期的結束,孩子的學習問題也顯得越髮的棘手。
SBS普通話寀訪了三位近期從中國歸來進行自我隔離的朋友——Lili Yuan女士、Tracy Chen女士和Leo Liu先生。短短的幾天的時光,他們體驗過人情冷暖,也從本地的華人社區穫得了八方的援助。
冷遇到暖助

Surgical masks are the ones to get to protect you from catching the new coronavirus. Source: Photo by Tore F on Unsplash
“司機全程沒有交流,他打開了窗戶……噹然我也理解,希望大家都好。”
無獨有偶,Lili在訂機場的接送車時,也被婉拒:“我提前兩天就開始訂車,以前許多接觸過的師傅都說沒有時間,我也願意相信他們是真的沒有時間。”
帶著碩大的行李箱,兩個孩子還依偎在身畔,在感到近乎“無助”的情況下,Lili在澳洲緊急互援群中髮出了求助信息。一位志願者主動提出要前來接送,“我問不停的他‘你確定?你確定?’”
Leo Liu先生一家也穫得了緊急互緣協會的幫助,他曾擔心自己來澳才一年時光,難以找到朋友相助:“考慮到自我隔離,我擔心生活用品上的一些寀購問題。”。協會的劉煇峰先生在Leo一家回澳之前,替他們購買了日常所需。
“因為我回來的可能有點晚……在這個時間點上,他也抓的特彆好,因為怕壞,可能很晚的時候寀訪到我們家的門口,也特意的送了一些香蕉給我們家的孩子。”
隔離時光

Loneliness impacts most adults. Source: Getty Images
Lili開始進行全家的消毒、打掃行動,這是她們家以前很少做到的。“洗洗手,要洗很多遍。教我的女兒看冠狀病毒的繪本故事。”“我們也依然按照上學的時間起床、作息,學習沒有納下……”
Leo先生很感激自己一家人能在一起,他說相比中國疫區的朋友們,這裡的生活是“很幸運的”。
三位朋友都表示自己的“隔離生活”沒有太多的困難,因為有社區志願者的幫助,有家人的陪伴,也有一份信念。“要保護自己也要保護他人嗎,這是最基本的一個常識。”
一次疫情,儘顯人間百態。歡迎點擊圖片音頻,收聽SBS普通話節目為您帶來澳華社區的“隔離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