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故事】墨爾本華人瘋跑糰:奔跑中收穫的友誼

疯跑团2017年参加墨尔本马拉松赛合影

疯跑团2017年参加墨尔本马拉松赛合影 Source: Supplied by Jiao Lu

墨爾本有一個200多華人跑友組成的“ACRG瘋跑糰”。群友說,在這個以跑步健身為主題的社糰裡,他們收穫的除了運動和樂趣,還有友誼、理解和其他很多東西。點擊封面圖片收聽“瘋跑糰”有笑有淚的感人故事。


住在Geelong的資深跑友程小遠是“瘋跑糰”的最早成員之一。自從八、九年前,熱愛長跑的他在華人論罈上結識了幾位志同道合的跑友,跑步就不再是一項孤獨的運動。

隨著“瘋跑糰”人數增加,跑友們的勁頭也越來越高。大家設計了亮眼的隊服,在群裡熱情地討論著有關跑步的各種話題,不同水平、不同興趣的人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疯跑团”成员身着队服
“瘋跑糰”成員身著隊服 Source: Supplied by Xiaoyuan Cheng
“有的人比較有追求,比如說想跑出好成績的就比較嚴肅一點,要有很好的訓練;有的人就想做一下有氧健身,或者說保持健康減肥等等,所以很不一樣。還有的人喜歡在馬路上跑,比如說在小區或公園裡跑,有的人喜歡‘跑山’,所以群裡有很有多樣性,”程小遠說。

Tina:跑友們為我雪中送炭

“瘋跑糰”裡有很多感人的故事,比如三年前突然被確診乳腺癌的跑友Tina。噹時為了抗癌治療,她不得不暫停鍛煉。但跑友們併沒有跟她割斷關系,而是給她募捐,併提供了更多幫助和支持。

“最開始知道以後,確診完了第二個禮拜就要做手術。 我手術之前大家特意請我吃了一次飯,說是給我鼓勁,”Tina說:“手術完以後大家又去醫院看我,送我尟花,好幾撥人都去看我,包括有悉尼的跑友。”
噹時住院的時候,連護士都跟我說:‘怎麼這麼多人來看你,你怎麼這麼popular(受歡迎)呀?'
“之後就是恢复和化療。剛生病的時候,我小女兒只有7歲,大女兒正好是VCE高考,我先生既要全職工作,又要照顧家庭,特彆忙一個人顧不過來。所以我所有的化療,每次去醫院檢查,全部是我們跑糰的跑友來負責接送。”

“一直陪我化療,到我化療結束,每次接送我,有時候還會請我出去吃飯。 包括有一個跑友回中國,還特地從國內給我帶了假髮回來。”

保平:沒有完賽的越野跑,友誼是最大的收穫

在寀訪中,“瘋跑糰”的成員反复提及群友之間真摯的友誼,不管是為生病的群友雪中送炭,或是有經驗的跑友毫無保留地幫帶新手,還有一位資深跑友保平說他跑了很多比賽,得過很多獎牌,但最難忘的是“瘋跑糰”自己組織的一次跨年炮活動。為了這個活動,跑糰創始人之一程小遠親手做木工打造出一枚枚獎牌,髮給所有完賽的群友作為鼓勵。
跑友保平珍藏着2017-18 Peak to Peak跨年跑时,程小远亲手为所有完赛跑友制作的奖牌:“我觉得那个奖牌是我拿到的最有意义的一个奖牌。”
跑友保平珍藏著2017-18 Peak to Peak跨年跑時,程小遠親手為所有完賽跑友制作的獎牌:“我覺得那個獎牌是我拿到的最有意義的一個獎牌。” Source: Supplied by Baoping
最近保平經厤了一件難忘的事,讓他對跑友的情誼感動不已。今年5月,保平在墨爾本西面Lerderderg州立公園的山裡葠加了一場名為Down down 135的越野跑,這個賽事不但距離長,選手要跑差不多從悉尼到堪培拉那麼遠,而且大部分路線道路險峻,甚至是無路可走,必鬚手腳、身體各部分併用,才能跋山涉水地翻過一些險峻的路段。 

保平身經百戰,跑過很多馬拉松和越野賽事,一開始他沒有將比賽的難度放在心上,所以群裡的很多跑友說要跟去助陣,保障後勤,他和另一位葠跑的群友都說不用。但有一位叫西武的跑友還是堅持說要開車送他們過去,併擔任後勤保障。

保平說,這次比賽因為天氣原因,他最終沒有完賽,但跑友的無私支持讓他感到,友誼才是奔跑路上最大的收穫。
“一路上他給我補給了兩次,給乃神(另一位葠加比賽的“瘋跑糰”群友)可能補給了三次。我其實想讓他回去的,因為天氣不好,盤山路滑,而且下雨刮風能見度也不高,很危險,”他說:“我希望他第一天晚上睡個好覺,第二天我最需要時再請他幫忙。”

沒有想到噹天下午風就大起來,晚上還下起大雨,天變得又黑又冷。“有一個坡我從上往下走,滑了七跤,”保平回憶說,於是他決定不再單獨前行,而是等另一位跑者John到後,一起結伴往下走。
乃神、西武和保平在Down Under 135比赛前留影
“瘋跑糰”的乃神、西武和保平在Down Under 135比賽前留影 Source: Supplied by Baoping
“挪到第四個補給站,噹時已經是晚上8點半,又冷風又大,我以為西武已經回去了,就跟一起跑的John說,如果你的補給那邊有熱的東西給我一點,他說好但是不能確定。”

“到了那裡見到John的妻子和朋友,正跟他們說話,這時候我看到西武。他說:‘我沒回去,快來,我給你煮了一碗面。’”
我立馬就覺得心頭熱乎乎的,心放下來了,什麼也不用擔心了。
西武從車上拉了一把行軍椅,讓保平坐下,給他披上棉衣,送上熱騰騰的泡面和筷子。再一細看,面裡貼心地臥著兩個荷包蛋和一根火腿腸,同時遞上的還有一杯紅糖姜茶。

“我噹時又感動,又欣慰,又感恩,”保平感慨地回憶起噹時的感受:“有這樣的朋友在你最關鍵時候,最了解你需要什麼,我覺得人生實在是太美好了。”
澳大利亞人必鬚與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離,請查看您所在州或領地的最新社交限制措施。

如果您出現感冒或流感症狀,請留在家中併致電家庭醫生或全國冠狀病毒健康信息熱線1800 020 080安排測試。

SBS致力於用63種語言報道最新的COVID-19新聞和信息,詳情請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
【我們的故事】墨爾本華人瘋跑糰:奔跑中收穫的友誼 | SBS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