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熱線】現實版《良醫》:“天才”不為所知的自閉症譜系障礙

Autism and Child Care

Autism and Child Care Source: Pixabay

4月2日是世界提高自閉症意識日,旨在改善這一終身疾病患者的社會權益和機遇。上期熱線所提到的阿斯伯格綜合症也被劃歸為自閉症譜系障礙,但很多患者併不能穫得全國殘障保險計劃(NDIS)的支持。這背後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在澳洲又該如何去診斷包括阿斯伯格綜合症在內的自閉譜系障礙?我們能為患者提供怎樣的支持?


去幫助患者,我們需要做到的是“接納患者就是這樣的人”。曲老師說,之前有人曾提出希望“多獻愛心,多跟自閉譜系的人玩,多帶他們出去活動”,但其背後所秉持的準則就是患者是能夠被改變的。

自閉症譜系障礙患者一些行為能夠改善,但不能夠得到改變。“對於一位盲人,我們是想儘辦法非得讓他看到呢,還是給他提供盲文、導盲犬,修出無障礙的盲人通道。”

所以不因對方的缺陷去論斷他人,去“接納我們的世界是如此的多樣和不同”。


要點:

  • 幫助患者的重點是接納他而不是嚐試去改變他;
  • 高功能自閉譜系障礙患者包括了一些高薪酬的技術大拿,他們較難以穫得NDIS的支持;
  • 判斷孩子是否患有自閉譜症譜系障礙,需要注重其本身的特點,即孩子的選擇是否經過了他的考量。

美國的精神疾病診斷標準將阿斯伯格綜合徵歸入了自閉症譜系。但不論其叫法如何,曲韻老師提醒各位要注重孩子本身的特點, 比如說有些孩子不願和他人交流,是因為他性格上喜愛安靜,還是因為他本身對週圍的人際無感,即併不是他經過考量後的選擇。

但是,“很多家長沒有橫向比較過那麼多孩子”,同時人容易“賦予”他人及事物一些主觀的想法,所以也就難以做出判斷。曲老師舉了一個例子:一個一兩歲的孩子夠不著東西時,會拍拍媽媽,用肢體語言表達自己需要尋求幫助;但是譜系內的孩子,會直接過來抓住媽媽的手,拉著她過去。“這個過程中所缺失的就是,他併沒有把你噹成一個人,然後我自己也是一個人,我要告訴你我的意願,請你來幫我。”

如何確診

Autism Awareness
Autism Awareness Source: Pixabay
精神科醫生、心理醫生以及部分兒童醫生都可以為患者做出診斷。“幾乎所有的精神類和心裡類的(疾病)都需要進行主觀評判(來確診)。”這就包括讓家長和老師填寫相關的問卷,對孩子進行一些主觀觀察,為他們設置一些小的挑戰。

比如說,一個兩歲的孩子意識不到彆人的想法與自己的區彆,一個4-5歲的孩子就能夠了解到這一點,這就是“心智理論”。但一個譜系的孩子在12、3歲時可能還是會像兩歲的孩子一樣,無法理解到這一層。

阿斯伯格綜合徵的患者在澳洲或許無法穫得(NDIS),即全國殘障保險計劃的支持。“自從劃歸到自閉譜系的標準下,原來有很多被診斷為阿斯伯格症的患者就不被診斷了,就覺得他們沒有那麼嚴重。”一個“學習更好”、工作能力彊的技術大拿甚至還穫得不菲的報酬,難以被理解為“有困難”的人群,畢竟“社會資源用於社會”。

一些高功能自閉譜系,即阿斯伯格綜合徵的患者可以通過一定的訓練來改善一些社交技巧,從而能夠保護自己不受外界的欺騙,學會說“不”。

曲韻老師還在節目中回答了聽眾的相關問題,併解釋自閉譜系的遺傳性、相關的自測題及判斷標準。歡迎點擊圖片音頻,收聽詳細的訪談。

(本文系SBS原創內容,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如需內容合作,請來函聯系:Mandarin.Program@sbs.com.au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