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華人的小尷尬:政見不同還能愉快地做朋友嗎?

"We're not spies"said Chinese students.

Source: Mandarin Group

澳大利亞華人來自世界各地,雖然有著相似的文化背景,但由於政見和立場不同,往往會髮生一些小尷尬。來自台灣、香港和中國大陸的華人,能求同存異、愉快地做朋友嗎?


據最新人口統計數據顯示,澳大利亞有120多萬華人,佔澳大利亞總人口的5.6%。其中有50多萬人出生在中國大陸,有8.6萬人出生在香港,還有4.6萬人出生在台灣。

雖然澳大利亞華人都來自相同或相似的文化背景,使用相同的語言,但由於出生地的不同、成長環境和教育的不同,澳大利亞華人社群中存在明顯的政治觀點和立場的不同。例如,在去年香港反修例風波中,持不同觀點的華人在澳大利亞舉行遊行,甚至在遊行中對峙,讓澳洲華人社區承受不少偏見和分裂的壓力。
台灣是否屬於中國?香港抗議是追求民主還是暴徒搗亂?一不小心就會碰到“雷區”,引髮朋友之間的不愉快。最後的結果就是,自己玩自己的,做朋友見面吃飯可以,但一聊到政治就往往不歡而散。

政見和立場不同,來自台灣、香港和中國大陸的華人能求同存異,愉快地做朋友嗎?

來自中國大陸的Jason結交了許多來自台灣和香港的朋友,但他坦言,在交往過程中的確會因為政治立場的不同產生一些不愉快。

他說:“如果不觸碰這個東西,我們還可以正常的交流。無論香港、台灣還是大陸,我們都是來自同一個中文文化圈,交流起來併不是很困難。”

“但對彼此有一些偏見和刻板印象,雙方可能不一定都對,但就會導致在政治方面無法交流下去。”
A supporter of the Hong Kong pro-democracy protests, seen covered in sticky notes, standing in front of makeshift "Lennon Wall" at 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 supporter of the Hong Kong pro-democracy protests, seen covered in sticky notes, standing in front of makeshift "Lennon Wall" at the UQ. Source: AFP
來自台灣黃呂琛博士目前在麥考瑞大學擔任講師,他平時在和中國大陸學生的交流噹中也會碰到一些小尷尬。他認為,中國噹前的政治文化導致很多華人出國之後沒有把愛國和愛黨區分開來,這和台灣的民主氛圍有很大區彆,因此造成了在討論兩岸議題時候的一些難堪局面。

他說:“大家都說愛國,愛國不是一件壞事。澳洲人愛國,美國人愛國,大家都愛國,所以台灣人也愛國。但台灣人一說愛國,就會被中共說是‘台獨’。而中國人的愛國郤是‘愛國即愛黨’。”

黃呂琛博士認為,政治的不同才導致了海外華人在相處中的小尷尬。

海外華人在相處中如何才能求同存異,撇開不同的政治立場好好說話,併且愉快地交朋友?你是怎麼看的呢?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