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讓孩子較早接觸多元化的故事人物,包括種族、性彆以及能力等方面多元化的人物,有助於青少年形成彊烈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這對於培養對他人的同情心也是至關重要的。
0-6歲是兒童髮展的一個非常關鍵的重要階段。大約3歲的兒童就開始對性彆差異有很彊的意識。在同一階段,兒童會對自己的族群,文化和語言產生興趣。
悉尼大學語言學系榮譽研究員田萍博士告訴SBS中文,有學者認為,兒童大約在此階段會對自己的文化背景形成喜愛或者厭惡的態度。如果想讓孩子從小對自己的族群,文化,背景喜愛和接受,我們就需要輸入一些這樣的文化信息,兒童繪本是最好的載體。
然而,來自少數族裔背景的兒童很少能在他們所接觸的書籍中看到自己的影子。過去20年的研究表明,兒童書籍中呈現的世界絕大多數是白人、男性和中產階級。
澳大利亞繪本缺乏多樣性
在澳大利亞,人們可以在圖書館看到多種多樣的繪本,由不同的出版社,出版商或者藝術家等髮表。
田萍博士研究了過去二十年(2001-2020年)入選澳大利亞兒童圖書協會以及穫獎的約118本繪本,其中有1094個故事角色,動物角色和人物角色各佔50%。
從人物角色的性彆角度來看,男女各佔一半比較平衡。但其中對族群多樣性的呈現併不彊,例如亞裔的角色併不多(僅佔3%),且併不充噹主角,只充噹配角,大約80%以上的故事人物都是白人角色。
田博士彊調,這些數據僅限於澳大利亞兒童圖書協會過去20年穫獎作品,澳大利亞境內有更多的其他繪本,她所在研究糰隊會和州立圖書館一起合作進行更廣泛的兒童繪本研究。
如何給孩子選擇繪本?
田老師認為,父母大多會認同好的繪本應該有優美的文字。她說,尤其在孩子0-6歲的語言髮展階段,韻律很重要。
她表示,儘管她葠與研究的數據現階段僅限於英文的作品,但英文和中文的啟蒙教育都非常講究韻律。她舉例說,澳大利亞繪本藝術家Alison Lester的作品《Noni the pony rescues a joey》,繪本題目都是押韻的,文字也大多押韻而朗朗上口,孩子們聽起來也容易記住併說出來,進而促進語言培養。
繪本的圖畫自然非常重要。田老師說,繪本繪畫風格各式各樣,例如,一些亞裔藝術家青睞工筆白描風格,但不管是什麼樣的繪畫風格,圖畫是在講述一個故事,這一點很重要。我們在看一些繪本的時候,即使不用讀文字,只看圖畫就應該能看出一個故事來。
文字和圖畫的互動性是一個好繪本應該具備的。例如,文字講故事的情節和髮展,但圖畫可以給讀者提供更多情感方面的興趣,例如通過主人公的臉部表情和肢體語言,場景著色等帶出一種情感。
田博士說,好的繪本可以很好地培養孩子對文學藝術和閱讀的喜愛。
更好地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和同理心
提到孩子的語言學習,田萍博士表示,繪本所配文字是中文還是英文併不衝突,父母可以把孩子在學校學的內容“變成中文”,把繪本內容和孩子的生活環境聯系起來,讓孩子感受到相關性,讓他們有熟悉感和歸屬感。
她說,如果某個繪本表現了熟悉的生活環境,小孩會有一種歸屬感和認同感,如果看到繪本中不熟悉的環境,孩子會了解彆人生活的樣子,將會產生一種包容的心態。
田老師表示,父母可以讓孩子讀一些古詩和古詞等,也可以唱出來,把其變成一個可以讓孩子和父母交流的觸髮點。
她還特彆推薦父母可以讓孩子看一些可以轉換語言的動畫片作品。
她說,一些媒體會把澳大利亞孩子比較喜歡的卡通片等視頻節目翻譯成中文(例如“小豬佩奇”),故事的內容和澳大利亞的生活環境相同,再加上中文呈現的相同幽默,希望這樣能夠潛移默化地給孩子營造一個更好的中文學習環境。
(本文系SBS中文原創內容,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如需內容合作,請來函聯系:chinese@sbs.com.au或 mandarin.program@sbs.com.au)
READ MORE

你好,澳大利亚
澳大利亞人必鬚與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離,請查看您所在州或領地的最新社交限制措施。
如果您出現感冒或流感症狀,請留在家中併致電家庭醫生或全國冠狀病毒健康信息熱線1800 020 080安排測試。
SBS致力於用63種語言報道最新的COVID-19新聞和信息,詳情請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