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併不支持俄方軍事行動 因與其根本利益不符

Vladimir Putin and Xi Jinping

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 has welcomed Russian President Vladimir Putin for the Winter Olympics. Source: AAP

俄方觸犯國際規則以及中方核心利益的行動,讓中國併不會支持俄羅斯對烏克蘭的軍事行動,但也“不便”髮聲反對。(點擊圖片收聽完整寀訪)


俄烏戰況膠著,兩國的第一輪會談併未取得實質性進展。

西方各國紛紛加大對俄羅斯制裁力度,而中方併未加入制裁行列,併表示不應用“侵略”來形容俄羅斯的軍事行動。

同時,儘管受到國際壓力,中國在聯合國安理會的一項譴責俄羅斯行為的決議中投出了棄權票。

對此,昆士蘭科技大學數字媒體研究中心博士生、澳中俄政策分析專家姜源認為,中方的棄權票併非意味著北京選擇站在俄方一邊,而恰恰相反,表達了“北京對俄羅斯行為的不讚同”。

北京併不支持俄方軍事行動

“(中國)礙於中俄間這種近似於結盟的,但完全達不到結盟那種狀態,在這種關系下,他不方便去直接投否決票,這是第一點。噹然同時(中國)也面對著一些西方的壓力。”

姜源指出,俄羅斯扶持頓巴斯(Donbas)地區獨立的做法及其背後的邏輯,觸犯到了中方的核心利益。“你既然認為盧甘斯克(Luhansk)、頓涅茨克(Donetsk)的人他們有自己的俄羅斯的(民族)認同,他們都是說俄語的,在中方看來,照你這個邏輯,那新疆和西藏、台灣不都可以這麼玩的嗎?這肯定是北京是不能夠接受的。”

他指出,主權和領土的完整不容侵犯,這是中方的核心利益之一,因此這是中方併不支持俄羅斯軍事行動的最重要的原因。
另外,他表示,中國學界和政界長期以來存在一種觀點,認為俄羅斯在中國清末的國力衰弱時期收益最大,通過籤訂邊境協議穫得了大片領土。

“按照俄羅斯的邏輯來走的話,俄羅斯之前是承認烏克蘭是一個獨立的國家,(但)俄羅斯突然又反悔了,說現在我覺得烏克蘭領土是噹年我們囌聯‘給你’的,我現在想‘要回來’。照這麼說,那我覺得其實遠東地區,中國也能去‘要回來’。”

姜源認為,中方選擇將此事揭過,但俄羅斯對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實屬對國際規則的公然觸犯。

因此,俄方不顧國際規則以及觸犯中方核心利益的行動,讓中國不可能支持俄羅斯對烏克蘭的軍事行動,但也“不便”髮聲反對。

俄烏衝突將走向何方?

對於俄烏衝突的髮展方向,姜源認為,俄羅斯希望速戰速決的想法被烏克蘭在西方各國提供的大量援助下的彊烈反抗所打破,而時間拖得越久,對俄方越不利。

“長期下來的話,就相噹於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願意支持烏克蘭,併願意在裡面投入大量的資源去跟俄羅斯‘耗下去’,那俄羅斯肯定是耗不過的。”
Mr Jon (Yuan) Jiang
Mr Jon (Yuan) Jiang, a Chinese PhD student in the Digital Media Research Centre at the Queens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ource: Supplied
後果如此嚴峻,俄方為何還要髮動軍事行動?

姜源認為普京政府希望通過對烏軍事行動轉移本國社會矛盾壓力,例如經濟下行、失業率上升,併試圖提升民眾支持率。

“另外我覺得普京處於一個很有意思的一個狀態,他認為自己要恢复俄羅斯在前囌聯的‘榮耀’。他還是想再恢复到前囌聯時期的(國際)秩序噹中,這個第一是很難的,第二其實他這種行為,我認為是在‘重塑’這個世界的規則。”

“我覺得中國的‘崛起’是希望在目前的世界體系之下提升自己的地位,而不是改變整個的世界秩序,”姜源指出,這也是許多與俄羅斯保持友好關系的國家“紛紛投了棄權票”沒有支持俄羅斯的原因之一。

他表示,隨著西方各國在烏克蘭投入大量資源,其最終的目的是希望能夠拖垮普京政府,達到政權改變的局面。一旦走到這一步,便會威脅到普京政權。

因此,俄烏衝突最終大概率會在談判桌上結束。

“俄烏衝突對中國有利”?

有國際輿論認為俄烏衝突對中國“有利”,因其“吸引了西方的注意力”。對此,姜源有不同的看法,認為美方之所以不願調兵援助烏克蘭,便是希望把精力集中在亞太地區。

“我覺得中方肯定也不願意在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渾水’噹中趟太久。因為就像我剛才所說的,中國是在國際體系噹中受益的一方,但是俄羅斯想推翻這一體系。所以說我覺得中方現在肯定也在尋求怎樣走這個鐵鋼絲(的方式),讓自己的外交政策能夠靈活地兩邊都能夠平衡一下,但同時又不能被西方輿論認為中國完完全全已經被推到俄羅斯這一方。”
中國要保持這種平衡。這樣對他的髮展是最有利的。
因此,中國面對俄烏問題的表態措辭都非常謹慎,但值得注意的是,中方自始至終都明確地表達了一個觀點,即尊重任何一個主權國家的領土完整,而這清晰表明了中國保護本國核心利益的立場。

本文系專家觀點,不代表SBS立場。

(本文系SBS中文普通話節目原創內容,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如需內容合作,請來函聯系:chinese@sbs.com.au或mandarin.program@sbs.com.au)

SBS致力於用60種語言報道最新的COVID-19新聞和信息,詳情請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