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台海關係緊張又微妙 美台關係進入新常態?

US and China's Relations

Taiwan's President Tsai In-wen, left, (AP Photo/Jorge Saenz, Pablo Martinez Monsivais, Luis Hidalgo, Files) Source: APP

台海兩岸何去何從?澳中關係緊張、美台關係升溫、美國總統大選如何影響台海走勢?歡迎點擊首圖,收聽完整採訪音頻。兩位嘉賓觀點不代表本台立場。


中國大陸十一國慶、台灣的雙十節剛過,中國軍機近兩個月頻頻飛越“海峽中線”,來自中國大陸背景的西澳大學政治系副教授陳杰(Jie Chen)、具有台灣背景的澳洲中華全球研究中心研究員宋文笛(Wen-Ti Sung),精闢解析台海議題。


要點:

  • 台海關係持續緊張,但預計2021年底大格局維持穩定
  • 澳華社區中國大陸背景移民出現一股“願意了解台灣”新浪潮
  • 無論美國總統大選結果為何,美台關係穩固將成新常態

台海關係現況與發展

陳傑表示,今年以來台海兩岸關係持續緊張,原因包含:年初台灣總統蔡英文以八百萬高票連任、領軍的民進黨佔有立法院絕大多數席次、香港反中運動在台灣引起的反響、中國對台的“一國兩制”不為台灣民眾普遍接受等。

近兩個月,中國在台海的軍事動作頻頻,中國軍機多次飛入台灣防空識別區。另一方面,美台關係持續升溫,美國訪台官員層級逐次升高,甚至有多位美國國務院官員公開支持提升台灣在國際上的能見度,像是:加入世衛組織、甚至聯合國等。

諸多因素都牽動著台海關系的發展,陳杰直言,“最近兩岸關係更緊張又微妙。”
宋文笛則分析,至少到2021年底前,台海兩岸關係在大格局上會維持穩定,然而,仍可預期小挑釁動作或小波折不斷。

他認為,評論台海關係時,必須考慮中國共產黨的政治時間表,像是:後年在中國六中全會上,預計會決定現任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是否開啟第三任期。往回推算日程,如果有新的儲君人選,2021年中下旬將會是關鍵準備期,在此之前,中國大陸對台灣不至有太大的動作,海峽兩岸將維持相對穩定的狀態。

宋文笛補充,台灣的執政黨民進黨日前透過外交部長吳釗燮發言,強調與美國交流以實質關係為目標,並非追求更進一步的邦交關係。他分析,蔡英文總統的策略是要向美國表達“要裡子,但面子可以慢慢來”的立場,同時,也向北京喊話“我知道你的紅線在哪裡。”

澳華社區反餽:“願意深度了解台灣”的新趨勢

台海關係緊繃之際,陳杰認為,澳洲華人社區裡許多中國大陸背景的移民,遵從中國的黨國教育、支持兩岸統一(甚至“武統”)已不是新鮮事。尤其是80後、90後一代,因為從小接受到中國政府強化的愛國主義教育,一旦在澳洲遇到與香港、台灣、中美貿易戰等議題,往往是最熱烈發聲的族群。

不過,他觀察到澳華社區的一股新趨勢,近年來,越來越多來自中國大陸的移民,願意深度地了解台灣,甚至支持台灣的民主化發展。這些族群的共同特色是擁有較開放的思想,包含:六四那代的移民、一些獨立媒體與社會團體、以及成長於網絡發達的年輕世代(80後、90後、00後)。
越來越多人看到台灣,作為講中文體系的民主發展典範與價值。
陳杰分析,這些人很願意到台灣,但和一般的觀光客不同,他們不只是走馬看花、打卡景點,他們對台灣的健保體制、公民團體、文化有興趣,他們會研究為什麼台灣在公民社會發展、健全法制以及同志婚姻合法化等議題,能夠與西方進步社會接軌。

澳中關係影響台海關係?

宋文笛表示,澳洲獨特的地理位置與政治因素,在印太聯盟中擔任“政策風向球”與輔助西方國家的角色。例如,有時美國想要透露一些訊息或政策,但不便以西方民主世界老大哥角色發言,便會透過澳洲傳聲,在西方世界也不會引發太大的反響。
如果台北直達華盛頓很難,透過台北到坎培拉、再到華盛頓,就比較不會有那麼多人說話。
另一方面,澳洲身為西方世界的輔助角色,未來預期和台灣有更多的實質交流,例如:技術與人道救援等合作。他分析,澳台關係可望有更進一步的發展。
陳杰則表示,澳中關係不至於影響台海兩岸關係。他認為,在澳中關係最友善時,澳洲沒必要拿台灣議題惹毛中國,而在澳中緊張的當前,即便澳洲面對中國經濟上的制裁,“澳洲不像美國,它沒有能力和魄力拿台灣作籌碼。”

陳傑坦言,如果澳台關係升溫,勢必也是因為美台升溫連動導致。

美國大選成了台海變數?

11月即將登場的美國總統大選,牽動美、中、台三角關係,宋文笛表示,目前台灣的政治觀察聲浪普遍認為,川普連任美國總統對台灣利多,因為川普任內提出多項友台政策。

然而,國際上更多的智庫與媒體評論多認為,長期以來,如果拜登當選對台灣更有利。宋文笛引用大西洋理事會一名學者的評價“川普擅長單挑,但拜登擅長打群架。”
長期發展下,台灣如果不希望台海有危機,應該期待一名會打群架的老大,打架時懂得節省體力、可以撐比較久。
另一方面,陳杰分析,無論川普連任、或由拜登當選,美台關係勢必都會進入穩固的新常態。假如由拜登領銜的民主黨進駐白宮,依照拜登較保守的性格,美台關係仍會進入新的高度,“但在調子上會比較緩和。”

美台關係上,許多因40年前《台灣關係法》產生的模糊現狀,可望修改、變得更加清晰,“很多很難想像的狀況,都有可能發生。”
澳大利亞人必須與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離,請查看您所在州或領地的最新社交限制措施。

如果您出現感冒或流感症狀,請留在家中併致電家庭醫生或全國冠狀病毒健康信息熱線1800 020 080安排測試。

SBS致力於用63種語言報道最新的COVID-19新聞和信息,詳情請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