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藝術家楊熹髮一直在學院裡教學,併擁有博士、教授的頭銜。近二十多年來一直在澳大利亞和中國兩地生活和工作,受到西方噹代藝術的影響,創造出新作品《資本論》系列組畫。
他向SBS中文介紹說:“《資本論》是我近十年來繪畫上的一個新思考,《資本論》是一個有關錢幣的思考。”

楊熹髮作品《資本論·布幣》之一,之二 Source: Yang Xifa
錢幣引髮的思考
楊熹髮教授在作品中展現的錢幣,大多公元前兩千多年錢的貨幣,和公元後兩千多年今天的資本論概念,恰似一個對稱時間的兩端。
他說:“在我們現代生活噹中,尤其是在現在消費的時代、一個商品的社會裡,我們任何都不能回避經濟、錢給我們帶來的挑戰,這是每一個人都面對的現實問題。”
楊熹髮教授認為,錢幣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縱觀人類史,噹今世界人類所創造的一切文明,唯有“錢幣”可以超越種族、文化、宗教、政治、軍事、經濟模式的差異與不同而成為人類共同的摯愛。
“除此之外,任何東西都是比較有爭議的,唯有錢幣是大家共同的目標。”
錢是幸福的保障和基礎,同時也是引起衝突、戰爭和罪惡的根源。
楊熹髮教授認為,在這個充滿矛盾、衝突、對抗的世界中,人類對錢幣的共同態度值得關注,因此希望通過對錢幣內在深層意義的揭示,祈望人類借以襬脫物質的束縛而走向心靈的自由。
READ MORE
避邪?中国红的秘密
關注現實生活
《資本論》系列畫作是楊熹髮用中國畫材料完成的創作,探討的是一個大家都關心的現實問題。
楊教授介紹說,傳統中國繪畫更講究形而上、人和自然的關系,彊調虛靜淡雅,不和現實的世俗生活髮生關系。
但二十多年來在美國、歐洲和澳大利亞的生活工作經厤,讓他超越學院派和中國畫的框架,重新思考自己的藝術之路。
他說:“我認為藝術要和生活有關系,要和今天有關系,要和人關心的話題有關系,因此選擇了錢幣。”
我希望通過對物質的表達,進入一個精神的層面,來對物質和精神有一個重新思考。

楊熹髮作品《對話高更》: 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誰?我們向何處去? Source: Yang Xifa
他說:“藝術可以提出問題,引起人們的思考,過度的物質追求,或者說我們走了很遠,回過頭來忘了我們為什麼出髮,這是一個挺值得思考的問題,就是物質和精神的關系。”
READ MORE

你好,澳大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