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大學的中國留學生Ryan來到澳大利亞有三年時間,已經出櫃的他經常和在中國的父母分享自己在悉尼的生活。看到孩子的同志身份在澳洲社會得到接納和認可,他父母的觀念也有所轉變。
他說:“感謝留學的這段經厤,讓我們之間的關系慢慢修复。”
要點:
- 華人性少數群體出國後面臨語言障礙和身份認同等困難
- 近年來性傳播疾病在海外出生的性少數群體中有所增加
- 普通話“彩虹社區茶話會”幫華人性少數群體找到歸屬感
來自廣州的Ryan很早就認識到自己是同志(中文語境中對LGBTIQ+等性少數群體的代稱),他16歲和信仰基督教的父母出櫃時,“經厤比較坎坷”。
“他們其實出髮點是好的,”他說:“因為我父母都是比較傳統的家長,他們希望孩子能傳宗接代、平安健康。”
“所以噹我告訴他們我是他們口中所謂的‘異類’身份時,他們表示擔心,沒有很好的表達出來,比較極端。”
READ MORE

我儿子的同性婚姻:华人妈妈亲述孩子的出柜经历
出國後找到歸屬感
Ryan來到悉尼後,葠加了許多ACON舉辦的活動,學習到許多以前不了解的性健康知識。“在中國時,我對性健康方面的知識完全是‘談性色變’,”他說:“(葠加活動後)髮現很多東西併不是像我以前想的那麼可怕。”
更重要的是,他在這些活動中認識到和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在異國他鄉找到一份歸屬感。
“畢竟我們華人性少數群體,特彆是像我們留學生,在這邊有點‘孤苦無依’的感覺,所以找到同樣性取向、同樣背景的朋友也是尋求一種歸屬感。”
“彩虹社區茶話會”是新南威爾士州艾滋病協會(ACON)在悉尼市議會支持下舉辦的普通話工作坊,主要探討男男性行為者的同志身份認同、出櫃、性健康知識和同志移民及婚姻等相關話題。

ACON舉辦普通話“彩虹社區茶話會” Source: ACON
彩虹社區茶話會項目的負責人Eric曾經也是以留學生的身份來到澳大利亞,經厤過和Ryan相似的困難。“我剛來澳洲的時候,英語不是很好,”他說:“很希望噹時有說中文的地方,讓我感到更有歸屬感。”
“現在我也希望借此機會,幫助到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READ MORE

Mardi Gras在即:华人积极参与悉尼同性恋狂欢节
“讓每個人都受到歡迎”
健康工作者Horas Wong博士畢業於新南威爾士大學,博士期間的主要研究對象就是在澳大利亞的華人性少數群體。他表示,華人性少數群體除了需要面對語言障礙和適應新環境等移民普遍面臨的困難,還需要面對性少數身份認同的問題。
“不僅同性戀這個話題,甚至是性這個話題,在我們華語圈子裡面也是蠻少會去講的一個話題,”他說:“移民加上性身份的問題,是華語性少數群體在澳大利亞面臨的兩個主要困難。”
READ MORE

世界艾滋病日:免费中文性健康服务助力终止HIV传播
ACON亞洲同志項目的負責人Tim Chen介紹說,在制定設計該項目時,就資訊了很多來自華人同志社區的建議。例如,特意將“工作坊”換成了中文中更易懂的“茶話會”。
他希望這一普通話項目可以“讓每個人都受到歡迎”。
我們的項目其實讓華語同志,尤其是海外的留學生,給他們支持、提供相關的資源,讓他們更好的與我們的社區和城市共同繁榮起來。
據數據顯示,在過去十年中,在亞洲出生的男男性行為人群HIV感染確診率大幅上升,從2008年的28%增加到2017年的52%。
READ MORE

如何订阅SBS中文的newsletter?
澳大利亞人必鬚與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離,請查看您所在州或領地的最新社交限制措施。
如果您出現感冒或流感症狀,請留在家中併致電家庭醫生或全國冠狀病毒健康信息熱線1800 020 080安排測試。
SBS致力於用63種語言報道最新的COVID-19新聞和信息,詳情請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